|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該系統通俗來講,就是把魚類進行“集中圈養”,也就是把大水面的養殖魚類放在2%面積的水體中集中養殖。這樣便于飼養管理和收集處理魚的糞便和殘留的餌料等污染物,“魚群”在圈養的水槽中不斷運動,線條美、身體棒,品質好,價錢更高。
系統運行原理:
該系統由養殖通道、氣提推水設備、底增氧設備、集污設備、水質監控系統、水處理系統等幾部分組成。
草魚、鱖魚、鮰魚、鱸魚集中養殖,殘餌、糞便集中收集、處理后,用于澆灌稻田。集約化“漁稻聯作”水產養殖模式,具有養殖產量高、水稻品質好,環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的良好效果。優點:
輕松管理:便于管理、節省人工、更容易實現精細量化管理。
該系統目前已在江蘇、浙江、安徽等地得到水產及環保管理部門的認可,并被大力推廣。目前,湖北省水產局也在計劃向全省范圍推廣。
社會效益:不增加養殖水面可以提高水產品產量供應,節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保障糧食安全;提供生產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安全水產品,保障食品安全;增加養殖戶收益,帶動周邊養殖戶致富。
生態效益:改善養殖環境及生態環境。實現養殖污染物零排放,養殖排放物固液分離、回收利用,真正做到低碳、、健康養殖。
北京3月7日電(記者于文靜)我國將推行水產生態健康養殖制度,發揮水產養殖業的生態服務功能,大力發展、特色、綠色、生態的水產品。到2022年,健康養殖面積達到65%以上,產地水產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這是記者7日從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了解到的信息。根據農業農村部等10部門日前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我國將大力發展生態健康養殖。開展水產健康養殖創建,推廣疫1苗免1疫、生態防控措施。推動用水和養水相結合,對不宜繼續開展養殖的區域實行階段性休養。2、增氧系統隨時向養殖槽高壓供氧,魚兒在干凈、新鮮、富氧的水體中生活,會胃口大開,因此吃得多、長得快、病害少。實行養殖小區或養殖品種輪作,降低傳統養殖區水域灘涂利用強度。
意見明確,加強科學布局,加快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優化養殖生產布局,積極拓展養殖空間。大力推廣稻漁綜合種養,支持發展深遠海綠色養殖,鼓勵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漁場建設。加強鹽堿水域資源開發利用。
在改善養殖環境方面,意見提出要科學布設網箱網圍,推進養殖尾水治理,加強養殖廢棄物治理,發揮水產養殖生態修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