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如何評價《籃板青春》第五期?
《籃板青春》雖然只是個真人秀節目,賽后聽林彥廷說,平時他們在隊里訓練,都是一整天都在訓練,但是這是節目,為了突出節目效果,都是半天訓練、半天拍攝,比平時累太多了。這次去日本打比賽前有籃板青春“詹姆斯”之稱的李弘權的加入,實力大大提升了。但是才45天的訓練時間,大家又有各自俱樂部、學校的事情,在一起訓練磨合的時間又少。能代工高又套路太深了,籃球要用他們的球,場地也沒有空調,上場18個人打輪換。在這種情況下,籃板青春隊能打贏比賽,大大地展現了我國高中生籃球天賦和能力。但能代工高的團結、整齊劃一的配合很值得學習,籃板青春隊員內外配合戰術訓練、外線三分投籃的能力還值得大大深挖,很期待27號籃板青春隊與日本福岡一中學的比賽,對方有2個2米多的黑人球員和日本高中天才后衛河村勇輝,希望籃板青春取得勝利!
籃球運球為什么要大力?
小測試:一個方法檢驗自己的單手運球熟練度
1.保持右手運球,運球時保證球時刻在自己的右側;
2.以自己百米沖刺的速度,沖刺全場,目視前方,不要看球;
3.換成左手重復以上內容。
判斷要素:
1.運球沖刺時,是否丟球、球砸到腳面上、運球脫手;
2.整個過程中,球是否可以一直保持在自己的側面;
3.你沖刺的速度,是否和空手沖刺速度相當
籃球運動是1891年由美國的詹姆斯·奈發明的。奈當時在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青年會國際訓練學校任教,籃球是這所學校體育系主任盧瑟-古利克為貫徹冬季體育課教學大綱而委托他設計的一項室內集體游戲。他從當地兒童在室外喜歡用球投桃子筐(當地盛產桃子,各戶備有桃子筐)的游戲中得到啟發,創編了籃球游戲。
奈把兩個盛桃子的籃筐釘在室內運動房兩端看臺離地面3米多的地方,作為球籃,并用足球為比賽用球,擋板用鐵絲網代替,他還博采了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等其他球類項目的特點,制訂出13條籃球比賽規則,這就是籃球這一名稱的由來和籃球運動開創時期的情況,當時人們稱這種游戲為“奈球”或“筐球”。后來,詹姆斯奈被譽為“現代籃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