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需要采取的改進措施為:
1.整體結構改進。將整體結構的外盒體和內盒體合并在一起,保留外盒體的下部燕尾,與內盒體設計在一起,這樣易于快速裝卸。2個結構變為1個結構,安裝簡單,減少了在線調整和更換時間,提高軋機作業率,滿足了軋機對導衛的使用要求。
2.寬度改進。滾動導衛的整體結構去掉了上部的蓋板和兩側板,箱體相應改變,消除了導衛箱及導衛的調整空間。整體寬度為內盒體寬度,相應增加了軋輥兩端部軋槽的使用量,節約了軋輥。
3.其他改造。為使滾動導衛與軋槽始終在一條軋制線上,不受軋件的沖擊而偏斜,在滾動導衛燕尾與燕尾槽處設一底健。為防止導輪支撐臂在沖擊載荷下發生疲勞斷裂,在設計上增加了其厚度。
導衛板襯板選用整體鉻鎳鉬合金結構,用螺釘機械緊固方式將其固定在導衛基體上,也就是用機械的方式將鉻鎳鉬合金復合在普碳鋼基體上,固定導衛板的沉頭螺栓要求聯接牢固,螺栓頭沉入導衛襯板表面5mm為標準。
鉻鎳鉬合金導衛襯板在使用過程中應采用冷卻水冷卻,冷卻水順著水槽流入導板內腔以降低其工作溫度。另外冷卻水還可以沖走軋件與導板頭摩擦產生的氧化渣,這種冷卻方式簡單、可靠、使用效果好,減少了停機更換導板時間。
用實際料型測量扭轉導衛的扭轉角度應較好。在軋制速度越快的情況下,用實際樣棒調整的如下α角度越來越小。一般呈現的角度為11.5°左右。(在軋制過程中可以用以下圓棒來調整兩輥的間隙。用14mm圓鋼樣棒來調整,調整時兩個扭轉輪跟轉就可以,不易太緊。為使滾動導衛與軋槽始終在一條軋制線上,不受軋件的沖擊而偏斜,在滾動導衛燕尾與燕尾槽處設一底健。 在軋制(φ14×3)的軋制工藝,前提條件必須保證軋機左右輥輥縫是一致的,禁止錯輥,導衛安裝適當。在保證導衛和軋輥調整良好時,就是保證了料型的基本尺寸是一致的,三切分軋制關鍵是料型的變化,料型必須符合基本尺寸,才能保證軋制的順利進行,才能保證產品合格。
鉻鎳硅釩合金導衛板材質的制研:
線材、型材禮機上所用的導衛板,是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工作的。高溫坯料軋制時,導衛板需淋水冷卻,同時承受強烈磨損、沖擊和壓拉應力的綜合作用。因此,對于導衛板不僅需要常溫下的綜合機械性能,同時也需要高溫下的綜合機械性能。
過去許多軋鋼廠多用灰口鑄鐵、白口鑄鐵、球墨鑄鐵導衛板,這種材質容易磨損和斷裂,使用壽命僅幾個小時,較多一個班次,檢查、檢修、更換次數頻繁,軋機的利用率不能充分發揮,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