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山東得正工程測繪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性數據調查測量采集公司,能在短時間內組織大量外業人員從事數據調查采集測量等業務。
公司先后從事過poi采集,二維地圖三維地圖制作,房屋建筑調查,市政設施調查,房屋安全調查,自然災害調查,第三次土壤普查試點工作,公司近期參與過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山東省試點平陰和試點濱州,博興,北京昌平試點工作等。
參與了山東省東營土壤普查試點工作,公司試點業務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認可。現可以承接各地數據調查采集業務和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
構建土壤普查工作平臺為提高土壤普查的工作質量與效率,土壤普查辦組織統一建設土壤三普的工作底圖、數據庫、工作平臺系統。4.1制作土壤普查工作底圖土壤普查辦制作工作底圖后,分發給各省級土壤普查辦,作為各省、各縣土壤三普工作的底圖。4.1.1圖件等資料收集整理收集整理土壤二普1:5萬土壤圖(土種圖為主,部分地區為土屬圖)、國土三調1:1萬土地利用現狀圖(2019年12月31日)、1:10萬地形圖、1:1萬行政區劃圖(、省、縣、鄉、村界)、地質圖、氣象資料等。
土壤制圖技術規范:統一規范各種類型成果圖的制作,包括集成數字土壤制圖模型算法與決策、數據土壤制圖模型篩選驗證、相關專題成果圖制圖方法與表達等。
土壤普查全程質量控制技術規范:包括外業調查采樣的布點確定、采樣點“***”航跡管理、樣點樣品編碼溯源、取樣工具和樣品儲運的監督、樣品制備和測試化驗質量控制方法、調查和檢測數據信息審核等,統一規范普查工作質量控制與抽查監督。3.2.2省級土壤普查操作規范各省級土壤普查辦依據土壤三普技術規程和9項專題技術規范等,結合本省(區、市)的普查內容和任務,編制本省的操作規范。
文字成果。形成各類文字報告,主要包括土壤三普工作報告、技術報告,土壤利用適宜性(適宜于耕地、園地、林地和草地利用)評價報告,耕地、園地、林地、草地質量報告,黑土耕地退化、耕地土壤鹽堿和酸化、特色農產品區域土壤特征等專項報告。
數據庫成果。形成集土壤普查數據、圖件和文字等、省級、縣級土壤三普數據庫,主要包括土壤性狀數據庫、土壤退化和障礙數據庫、土壤利用等專題數據庫。
樣品庫成果。形成和省級土壤樣品庫,典型土壤剖面標本庫。
僅開展的土壤生物調查,具體由土壤普查辦委托相關單位組織實施,并按照《土壤生物調查技術規范》執行。8.1土壤生物調查任務8.1.1調查對象
(1)土壤動物:包括土壤線蟲、蚯蚓2種典型土壤動物;
(2)土壤微生物:包括主要優勢菌株、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典型土壤酶活性與土壤呼吸速率。
8.1.2調查內容
(1)土壤動物種類、數量與分布;
(2)土壤微生物優勢種類與分布;
(3)典型土壤酶活性與土壤呼吸速率;
(4)土壤生物的資源收集與保存(樣本、優勢菌等)。8.2樣點布設與采樣測試8.2.1樣點布設
在已布設的剖面樣或表層樣點中,選擇出典型土壤的生物調查樣點,并遵循生物氣候分區控制,農用地主導、兼顧其他用地類型的樣點布設原則。
8.2.2外業采樣工具準備
除了常用土壤采樣工具外,需準備塑料鑷子、冰袋、小型冷藏箱、以及土壤生物保存溶液等。
8.2.3調查采樣與保存運輸
外業采集的土壤蚯蚓,保存在土壤生物保存溶液中;采集的土壤鮮樣(測定線蟲與土壤微生物)混合后裝袋。土壤生物樣品外業采集后,裝入低溫保存箱,盡快低溫運輸至相關土壤生物測試實驗室。
8.2.4測試指標與方法
8.2.4.1 土壤動物:土壤線蟲、蚯蚓的形態與分子生物學。
8.2.4.2 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土壤微生物多樣性(土壤優勢菌株、細菌與真菌的豐度與多樣、功能微生物的宏組)、土壤生物活性(酶活性、誘導呼吸速率)。
相關生物調查與測試信息及時填報土壤普查工作平臺系統。8.3生物調查的成果匯總8.3.1建立土壤生物調查數據庫
結合傳統分類學方法與分子生物學手段,基于我國典型土壤的動物、微生物與酶活性檢測數據及其相關環境參數等,建立土壤生物庫。
8.3.2撰寫土壤生物調查報告
整理分析土壤生物調查的數據,撰寫和提交土壤生物調查總結報告、土壤質量和土壤健康的生物學評價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