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防腐保溫工程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項
1、施工時應避免地下水及雨水的浸泡,若端頭不慎浸水,連接外套前應做干燥處理。
2、管材應儲存在平整的場地,整齊碼放,碼放高度應小于1.5米。
3、管材吊裝在輕裝輕放,禁碰撞、拋擲,禁用鋼絲繩直吊管身。
4、保溫層及防腐層應避免火焰直接接觸。
現場安裝請按下列程序:
管溝開挖--基底處理(排水、墊砂)-下管--鋼管焊接-檢驗(水壓)-安裝(試壓)-發泡-封發泡孔。
設置防潮層的絕熱層外表面應清理干凈,保持干燥,并應平整均勻。不得有突角、凹坑及起砂現象。室外施工不宜在雨、雪天或夏曝哂中進行;
絕熱層施工時,同層應錯縫,上、下應壓縫,其搭接的長度不宜小于50mm;絕熱制品的拼縫寬度應小于2mm:
水平管道的縱向接縫位置,不得布置在管道垂直中線45度范圍內;方形設備或方形管道四角的絕熱層不敷設時,其四角角縫應做成封蓋式搭縫,不得形成垂直通縫;
施工后的絕熱層不得覆蓋設備銘牌,可將銘周圍的絕熱層切割成喇叭形口,開口處應密封規整。
用水泥作保護層時,厚度要均勻,外形要光滑美觀,不得有裂紋或裂縫。
金屬保護層的環向接縫應用搭接或插接,縱向接縫應采用搭接,縱向和環向接縫搭接50mm,管道的彎管段與直管段搭接50-75mm,在接縫處應采用自玫螺絲緊固,間距為150mm,且在lm長度內不少于5個。其縱縫搭口應朝下。
用玻纖布作為防潮層,纏繞搭接量應大于50mm,且不得有翻邊、松脫、皺褶的鼓泡等缺陷。
外墻保溫工程基本性能
1、外墻保溫工程系統應能長期承受自重而不產生變形。
2、外墻保溫工程系統應能經受由風引起的壓力、吸力和振動。
3、外墻保溫工程系統應能抵抗由溫度、濕度變化而產生的應力。
4、外墻保溫工程主體結構的正常位移,應不致造成系統中產生裂縫。
5、在溫度、濕度、收縮等作用下都應保持穩定,不得導致破壞性的或不可逆的變形。
由急劇變化的溫差產生的熱應力發生在外部隔熱材料的外表面上。外保溫裂縫的解決方案應遵循釋放溫度應力和變形能的原則。使用“逐層梯度,柔性剝離應力開裂技術”可以有效地控制絕緣層表面上裂縫的產生。逐層梯度柔性脫模應力開裂抗力概念的結構設計要點是:保溫系統相鄰結構層的性能,彈性模量變化指數匹配,逐層梯度,以及抗裂砂漿應保證一定的彈性,以釋放變形應力。 。同時,在抗裂保護層中使用鋼網來改變應力傳遞方向,以防止各種變形應力集中的可能性。涂料完成后,理想的模式應該是從抗裂砂漿層→膩子層→涂層的柔韌性逐漸增加;當瓷磚面對時,應使用柔性粘合劑和接縫膠。在外保溫技術的應用中,采用“防松”的防裂原理,即采用柔性漸變和逐層釋放應力的防裂技術路線是外保溫的正確方法。70年代以來趨向于管內、外壁涂層選用相同的材料,以便管內、外壁的涂敷同時進行。裂縫,確保防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