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本文只對這款茶做以客觀的介紹,讓大家對它對一個的認識。
歷,“7542”是根據“乙級圓茶”質量要求,75年配方,混合4級茶青生產的產品。在發展的歷程中,誕生了諸如:73青餅、88青餅、96橙印、97水藍印、紫大益、紅大益、玫瑰大益等不同市場命名的“7542”。
【簡要內容】1976年,為了出口的需要,云南省茶葉公司規范了普洱茶嘜號,餅茶為4位數字,頭兩位為茶葉創制年份及配方,第三位為原料等級,第4位為茶廠編號(昆明“1”、勐海“2”、下關“3”、普洱“4”)。“7542”是勐海茶廠產量、生產年份跨度久的嘜號青餅,75代表75年始創的產品配方,4代表產品主要使用原料的級別,2代表勐海茶廠。
1、發展淵源
一,173青餅市場上對早期7542七子餅茶代稱,也有“小綠印”的稱號,俗稱“73青餅”的7542是1998年12月臺北鈺壺軒黃先生為其命名的一個俗稱(有待考證),外包棉紙“中茶LOGO”為大口中,茶字為手工蓋印,內飛有細字尖出和美術字體兩種。“73青餅”也有刷嘜7542—503或506的產品,503和506兩組數字表示這批產品在1985年以前還在生產。
二,紫大益1996至2002年之間生產的7542,1996至2001年以前外包棉紙大益標識為紫色印刷,內飛則保持原來的紅色大益標識,因包裝紙顏色以及大益標識為玫瑰紫,所以被市場命名為“紫大益”;2001年以后生產的7542,因外包棉紙大益商標依舊為玫瑰紫色印刷,而內飛則由原來紅色大益標識改為玫瑰紫色大益標識,所以市場上將這批茶命名為"玫瑰大益"。
“7542”包裝方式分為傳統包裝和現代包裝兩類。
傳統包裝:采用筍葉、鐵絲或細麻繩扎筒,外箱用編制的竹籃成件。
現代包裝:采用通透性較好的牛皮紙扎筒,紙箱成件的包裝方式。
普洱茶價格漲聲雷動的今天,不禁令人想起2007年那一場“慘劇”,普洱圈,是否又一次步入了“亞健康”?
解析:幕后推漲者誰?
雖然已進入3月,但普洱茶的馬年茶季才剛開始,目前茶區茶樹僅有小樹、臺地茶陸續開始采摘,古樹茶不是沒有而是太少,目前能采的古樹茶鮮葉根本不足以加工出毛茶,也不能構成報價依據,僅僅是茶樣、預訂等狀態。所以坊間傳聞的“毛茶價格”并不足為信。
與此同時,有業內人士向筆者透露,東莞已有不少茶商躍躍欲試,從2013年年底廣東茶博會開始,陸陸續續放出存放不超過十年的“老茶”。雖貴為“老茶”,價格卻還抵不上年頭新春的老班章價高,這一鮮明對比,也不得不迫使一些茶友開始理性看待“古樹茶”。
據估計,2003~2013十年間普洱茶成品總產量超過50萬噸,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各地中游茶商、投機投資商庫存的舊茶超過20萬噸,其中大部分存茶是獲利、暴利狀態。
業內人士稱,此舉無疑是把“雙刃劍”,一方面是為了搭上這普洱高走的“順風車”,低買高賣;另一方面,則是在打壓現今普洱原料的,為以后他們能夠用“少的錢存好的茶”打下根基。無論用意哪般,畢竟是為茶友們多提供了一種選擇。
點擊查看原圖
茶學系科班出身的茶人和茶趣當家人郜鴻亮認為,“對于像冰島這樣的珍稀古樹茶,今年的價格肯定會上漲,但幅度不會超過2013年的翻番漲幅,40%左右或將屬于一個合理范圍。關于市場上傳聞的那些令人咋舌的,則僅屬個別“發燒友”的少數現象。
而從目前的市場來看,茶樹生長的速度趕不上古樹茶的‘粉絲’增長速度,這一塊的市場肯定是供不應求的,所以漲價也屬于正常現象。”
經營普洱茶多年的李老板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今年的名山古樹茶可能還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但是未來幾年價格肯定會跌。因為市場終還是要靠理性的消費者來支撐的,現在的價位已經炒得過高,脫離了實際價值。普洱茶無論如何被‘神化’,終究是用來喝的,等到喝不起的時候,便是價格暴跌之日了。”
云南雙江勐庫茶葉有限公司河南辦事處主任馮坤福告訴筆者,“作為大廠商,肯定不會加入這場價格大混戰。做品牌的高守則是服務廣大茶友,那么穩定合理的價格即為首要條件。但是由于原料及人工成本等不可逆轉的因素,預計今年春茶將會有一定漲幅,但也屬于非常合理的10%~15%之間。”
觀點:“好喝”才是茶真味
對于領漲的古樹純料茶,馮坤福一向持謹慎態度:“從普洱茶的歷史階段上看,原本就是從拼配茶發展而來,因而純料茶優于拼配茶的說法目前尚無定論。盲目‘名山’標簽、古樹純料、純茶、千年茶樹等概念都是有欠理性的,適合自己口感才是的。”
筆者為此特采訪了河南省茶葉商會會長姬霞敏,她認為收藏茶的終消費形態仍然是圍繞“喝”的。普洱茶收藏首先是一種感官體驗,與故事無關。要想提高品鑒力,要不斷提高線收茶的經驗,多喝多體味,更要多結識。嘴感過硬、體感過關,才能明白什么是好茶。
拿到一款茶,與三五好友一起品一品、評一評,靜心感受茶味和茶香帶來的樂趣,這才是茶葉收藏的本味。之后則可進一步對茶葉產地、原料、品牌、年份、倉儲等問題深入研究。如此一來,無論新茶老茶,都能發掘出真正有價值的、口味好的、能升值的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