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化學沉淀法的基本原理是向氨氮廢水中投加Mg2+和PO43-,使之與NH4+生成難溶復鹽MgNH4PO4·6H2O(簡稱MAP)結晶,再通過重力沉淀使MAP從廢水中分離。化學沉淀法可以處理各種濃度氨氮廢水,是一種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方法,很有開發前景。催化氧化法是近二十年來興起的水處理技術新領域,它通過化學、物理的方法將廢水中的污染物直接氧化成無機物,或將其轉化為低毒、易降解的中間產物。應用于脫除廢水中氨氮的氧化法主要有催化濕式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廢水中的氨氮在各種微生物作用下,通過硝化、反硝化等一系列反應形成氮氣,從而達到處理的目的。近30年來,含氨廢水生物脫氮技術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并己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生物脫氮可去除多種含氮化合物,其處理效果穩定,不產生二次污染,而且比較經濟。
大多數廢水在經過處理后,氨氮都不會太高,很多都在20-60PPM左右,要使這部分氨氮降低到10PPM以下甚至更低,必須加入除氨氮藥劑進行處理。選擇希潔氨氮去除劑,去除效果好,正常情況下往一噸廢水中投加1kg的希潔氨氮去除劑,就可以使水中的氨氮下降100ppm。氨氮去除劑具有反應時間快,只需要6分鐘便可完成反應,沒有任何沉淀物等優點。
1、有毒有害物過多
垃圾滲濾液中含有重金屬、致癌物、促癌物等有毒有害物質,對微生物有作用,導致生化處理難度加大。
2、可生化性差
垃圾滲濾液中高濃度氨氮造成C/N失衡,對垃圾滲濾液生化處理過程中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導致垃圾滲濾液可生化性降低,處理難度加大。
3、反滲透出水率低
目前深度處理普遍采用RO和NF作為出水水質的保障,但是對于NF來說,對出水水質不能完全保證,而RO則存在出水率低,垃圾滲濾液產量較高的問題。垃圾滲濾液是一種高濃度含鹽廢水,污染物濃度含量較高,不適合生化處理,采用MVR蒸發工藝能耗高,噸水處理成本高,且產生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