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4.2.4土壤類型編碼本編碼參考GB/T 17296-2009《中國土壤分類與代碼》(以下簡稱“土壤分類”),采用層次編碼法對各級土壤從土綱到土種的完整編碼,作為三普過程的土壤類型編碼。編碼由土綱、土類、亞類、土屬、土種5層代碼組成,土綱、土類和亞類3層代碼與土屬、土種層碼間用下橫杠相隔,共7-10位碼,如一個土種名稱ABa_1_5。具體編碼規則如下:
(1)土綱和土類編碼各1位大寫英文字母,以“土壤分類”土綱與土類順序編排。如“土壤分類”中的鐵鋁土土綱代碼為A,該土綱下個土類為磚紅壤,其編碼為AA。
(2)亞類編碼取1-2位英文小寫字母,以中各土類下的亞類順序編排。對“土壤分類”中未出現的亞類名稱,則在“土壤分類”已有亞類名稱之后進行字母編排;如某亞類個數超過26個字母,則采用雙位碼順序編排。如磚紅壤土類下個亞類為“典型磚紅壤”,其編碼為AAa。
(3)土屬編碼為1-2位數字,以“土壤分類”中各土類下的土屬順序編排。對“土壤分類”中未出現的土屬名稱,則在已有土屬名稱之后進行編排,并以在各縣面積由大到小為序。如“典型磚紅壤”亞類下的個土屬“紅泥質磚紅壤”,其編碼為AAa_1。
(4)土種編碼為1-2位數字,以中各土屬下的土種順序編排。如“土壤分類”中未出現的土種名稱,通過比土評土,消除同土異名、同名異土,在“土壤分類”已有土種名稱之后編排,并以在各縣面積由大到小為序。如“典型磚紅壤”亞類下的個土屬“紅泥質磚紅壤”土屬下個土種“景洪磚紅土”,其編碼為AA為AAa_1_1。
技術路線與方法以土壤二普、國土三調、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農業普查、耕地質量調查評價、森林資源清查固定樣地體系等工作形成的相關成果為基礎,以遙感技術、***信息系統、定位系統、模型模擬技術、現代化驗分析技術等為科技支撐,統籌現有工作平臺、系統等資源,建立統一的土壤三普工作平臺,實現普查工作全程智能化管理;統一技術規程,實現標準化、規范化操作;以二普土壤圖、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圖、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點位圖等為基礎,統一編制土壤三普工作底圖;根據土壤類型、土地利用現狀類型、地形地貌等工作底圖上統一規劃布設外業采樣點位;按照檢測資質、基礎條件、檢測能力等,統一篩選測試化驗機構,規范建立測試指標與方法;通過“一點”跟蹤管理,統一構建涵蓋普查全過程質控體系;依托土壤三普工作平臺,和省級分別開展數據分析和成果匯總;實現土壤土壤三普標準化、化、智能化,科學、規范、推進普查工作。】
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土壤普查辦,組織編寫《土壤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明確樣點現場確認、樣點信息調查與填報、樣品采集、樣品包裝與寄送等外業調查采樣工作。
各省級土壤普查辦,落實本技術規范,制定適合本區域的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負責組織開展本區域的外業調查采樣工作。
各省負責組織開展外業調查與采樣工作。各省級土壤普查辦根據土壤普查辦統一布設的樣點和調查任務,負責組建調查采樣隊(調查采樣隊人員組成中至少有1位通過省級土壤普查辦統一組織培訓,并獲得培訓證書和1名縣級相關技術人員),制定外業調查采樣計劃,按照統一的《土壤外業調查與采樣技術規范》,開展樣點現場確認、樣點信息調查與填報、樣品采集、樣品包裝與寄送等外業調查采樣培訓,落實外業調查采樣的工作進度。
其中采集土壤剖面樣點的調查采樣隊,須由熟悉土壤分類與制圖的帶隊,重點負責挖掘土壤剖面、觀察與記載剖面形態、采集剖面土壤樣品與標本,開展土壤類型校核完善與邊界勾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