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糧溫正常,局部糧食水分過高。由于糧食是熱的不良導體,加之新建倉房的堆糧線高,倉容量大,使外溫對儲糧中心部位的糧溫影響很小。在夏季人庫的新糧中,就會形成一個儲糧熱心,如果在糧食入庫過程中混入高水分糧或倉房滲水等,均會引起局部糧食水分偏高,產生局部發熱現象。這種發熱又分由霉菌引起的儲糧發熱和害蟲引起的儲糧發熱,都對儲糧的安全形成較大威脅。
糧食水分正常,糧溫較高。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天氣干燥、氣溫較高季節入庫的糧食中,雖然人庫后及時進行熏蒸處理,入冬后進行自然降溫,但沒有進行機械通風降溫,中下部糧溫一般在24~26℃,高達28℃。由于溫差作用,糧堆內發生濕熱擴散現象,導致儲糧溫濕度適合害蟲的發育繁殖,在冬天仍有可能發生第2代儲糧害蟲,引起儲糧發熱。
微細粉塵具有很強的吸附性,能吸附有害氣體、液體、金屬元素和較多二氧化硅,飄落在設備及設備傳動部件上,加速機械的磨損和腐蝕。影響儲糧品質粉塵含糧較多的原糧易板結,影響糧食的自然呼吸,通風和熏蒸,導致原糧發熱、霉爛變質。糧食加工車間飄逸的粉塵,粘附在糧食成品上,影響產品質量。污染周圍環境糧食在運輸、加工過程中,粉塵在空間飄逸擴散,周圍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個體大米加工業,除塵設施差,粉塵污染更為嚴重。
在機械通風前,首先要判斷天氣是否符合機械通風的要求,掌握空氣的溫度及其所含的水蒸氣量。計算倉外空氣進入糧堆后的相對濕度,將它與糧堆內空氣的平衡相對溫度進行比較。如果倉外空氣引人糧堆后的相對濕度小于原糧堆內的平衡相對濕度,則可通風,反之,則不應通風。通風過程中要對糧溫和水分進行檢測,如果達到預期設定值,則應停機。停機后要計算通風的單位能耗。單位能耗是對機械通風系統工作效率的評估,單位能耗越小,則系統的工作效率越高(以下數值供參考)。
糧油儲藏是一門多學科領域的學科,是研究糧油儲藏原理及儲藏技術與設施的一門應用科學。糧食儲藏過程是由群體籽粒(種子)組成的生態體系來體現的,它本身是活的有機體,內部不斷進行著有生命的、生物化學的復雜變化,這種生命的、生理的、化學的現象必須加以定向控制,以保持它固有的品質,同時還受環境條件的、物理的、物理化學的因子制約(如糧食及所處環境的水分、溫度、濕度及空氣組成等)。故糧食儲藏的過程是一種多學科的、采取自然調節或調控技術相配合的科學。所以,設計和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進行糧食儲藏是必須的,也是刻不容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