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組成結構:
軌道由道床、軌枕、鋼軌、聯接零件、防爬設備及道岔組成。初鋼軌為鑄鐵軌,再發展為工字形鋼軌,20世紀80年代,世界上多數鐵路采用的標準軌距(見鐵路軌道幾何形位)為1435毫米(4英尺8英寸)。較此窄的稱窄軌鐵路,較此寬的稱寬軌鐵路(見鐵路工程)。道床直接鋪在路基面上,道床采用碎石、卵石、礦渣等材料。鋼軌、軌枕、道床是一些不同力學性質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的。
絕緣軌距拉桿
軌距拉桿是用一根桿件在軌底將兩根鋼軌連接起來,以提高鋼軌的橫向穩定性,提高軌道保持軌距的能力。有些線路有軌道電路,軌距拉桿當中用絕緣零件隔開。
軌距拉桿主要產品有各種型號的輕、重軌高錳鋼整鑄單開,復式交分,交叉渡線、軌距拉桿、對稱等種道岔。線路配件有8-120kg道夾板、螺旋道釘、軌距拉桿、鐵座、普通拉桿、軌距拉桿、魚尾螺栓、防爬器、墊板以及各種道岔的零配件。
然而,作為鋼軌聯接件的魚尾板尚未得到充分的認識,雖然含鈮低合金化魚尾板的研制打破了50年代以來一直沿用BT普通碳素鋼材質一統天下的局面,僅鞍鋼中型廠一家生產此種魚尾板,且性能的提高與鋼軌相比很微弱,魚尾板性能的改進與鋼軌性能的提高很不匹配。
實際上鋼軌是通過魚尾板及其它聯接零件相聯接的,以保持接頭范圍與鋼軌一樣承受彎矩和橫向力,魚尾板的工作狀態與安全性能同樣直接影響到線路的運行狀態與安全,現場因魚尾板失效而導致重大事故的現象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