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壽衣顏色,一般為藍、褐色,年輕婦女用紅、或蔥白色。此外,還配以被褥,通常鋪黃、蓋白(意為鋪金蓋銀),被面常繡“八仙”。做壽衣一般要在古歷閏年做,因古歷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俗稱閏年做壽衣,可以為老年人增壽。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線織的布。過去時要用兩條壽被,一條墊于尸身之下,一條蓋于尸身之上,與棺蓋隔離。現在遺體皆火化,在開追悼會時,只用一條壽被蓋于逝者身上即可。
壽衣夭壽者,亦即不到五十多歲而死的人,一般只能穿三件。死者的年齡愈大,愈可多穿,表示有福有壽。 死人穿的壽衣通常都是奇數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條褲子(女的可用裙子代褲)。少數鄉村還沿用這類壽衣,但多數農村和城市移風易俗,辦喪事一般給死者穿整齊干凈的日常生活服裝,習慣上仍稱壽衣。
一般現在購買壽衣,包括的殯葬用品有:壽衣5件套、雙鋪雙蓋4件套、頭腳枕、鞋、帽、襪、腰帶、綁腿、口鈴、盤纏巾、蓋臉布、金銀元寶、金銀戒指、墊被錢。為什么要穿壽衣為了防止滲漏,除了在里面放上草木灰、草紙一類吸水的東西,還要多穿衣服,亦為了能吸水分。我國傳統壽衣設計多采取古代服飾作為參考,并將吉祥圖騰刺繡印制于其上。傳統樣式的大多繡五蝠捧壽圖案。
壽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綢緞做,怕來生變成獸類和,多用絹棉做成,取“眷戀”、“緬懷”之意。無論何時亡故,都要以棉衣為主。壽衣,俗稱“老衣裳”。人亡后,兒女為其穿壽衣,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和女兒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和兒媳來料理。人死了要將身體洗凈,然后穿上新的干凈的衣服,也就是穿上壽衣。在閩南一帶,在給死人穿壽衣時,老人的親屬要先來個象征性的試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