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壓鑄工藝就是利用機器、模具和合金等三大要素,將壓力、速度及時間統一的過程。壓鑄工藝原理是利用高壓將金屬液高速壓入一精密金屬模具型腔內,金屬液在壓力作用下冷卻凝固而形成鑄件。壓鑄工藝是把壓鑄合金、壓鑄模和壓鑄機這三個生產要素有機組合和運用的過程。由于Al-Si合金具有結晶溫度間隔小、合金中硅相有很大的凝固潛熱和較大的比熱容、線收縮系數也比較小等特點,因此其鑄造性能一般要比其他鋁合金為好,其充型能力也較好,熱裂、縮松傾向也都比較小。增壓壓射力的作用是在充型結束后對壓鑄件進行壓實,提高壓鑄件的致密度,使壓鑄件輪廓清晰。
壓鑄件材料介紹:
用于壓鑄的金屬主要包括鋅、銅、鋁、鎂、鉛、錫以及鉛錫合金,雖然壓鑄鐵很罕見,不過也是可行的。比較特殊的壓鑄金屬包括ZAMAK、鋁鋅合金以及美國鋁業協會的標準:AA380、AA384、AA386、AA390以及AZ91D鎂。
各種金屬的壓鑄時的特點如下:
鋅:容易壓鑄的金屬,制造小型部件時很經濟,容易鍍膜,抗壓強度、塑性高,鑄造壽命長。
鋁:質量輕、制造復雜和薄壁鑄件時尺寸穩定性高,耐腐蝕性強,機械性能好,高導熱以及導電性,高溫下強度依然很高。
鎂:易于進行機械加工,強度重量比高,常用壓鑄金屬中z輕。
銅:硬度高,耐腐蝕性強,常用壓鑄金屬中機械性能z好,抗磨損,強度接近鋼鐵。
鉛和錫:密度高,尺寸精度極高,可用作特殊防腐蝕部件。出于公共衛生方面的考慮,這種合金不能用作食品加工、儲存設備。
鉛錫銻的合金(有時也含一點銅)可以用來制造凸版印刷中的手工鉛字以及燙金。
壓鑄的優缺點分析:
壓鑄是一種精密的鑄造方法,經由壓鑄而鑄成的壓鑄件之尺寸公差甚小,表面精度甚高,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壓鑄件不需再車削加工即可裝配應用,有螺紋的零件亦可直接鑄出。從一般的照相機件、打字機件、電子計算器件及裝飾品等小零件,以及汽車、機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復雜零件大多是利用壓鑄法制造的。壓鑄法也有下列缺點:(1)壓鑄合金受限制仍須研究有關之材質,模具材料及作業方法等。(2)設備費用昂貴壓鑄生產所需之設備諸如壓鑄機、熔化爐、保溫爐及壓鑄模等費用都相當的昂貴。(3)鑄件之氣密性差由于熔液經高速充填至壓鑄模內時,會產生亂流之現象,局部形成氣孔或收 縮孔,影響鑄件之耐氣密性。目前有一種含浸處理的方法,可以用來改善耐氣密性。
壓鑄用模具要求
① 冷臥式模具橫澆道的入口處一般應位于壓室上部內徑2/3以上部位,以免壓室中金屬液在重力作用下過早進入橫澆道,提前開始凝固。② 橫澆道的截面積從直澆道起至內澆口應逐漸減小,為出現截面擴大,則金屬液流經時會出現負壓,易吸入分型面上的氣體,增加金屬液流動中的渦流裹氣。一般出口處截面比進口處小10-30%。③ 橫澆道應有一定的長度和深度。保持一定長度的目的是起穩流和導向的作用。若深度不夠,則金屬液降溫快,深度過深,則因冷凝過慢,既影響生產率又增加回爐料用量。④ 橫澆道的截面積應大于內澆口的截面積,以保證金屬液入型的速度。主橫澆道的截面積應大于各分支橫澆道的截面積。⑤ 橫澆道的底部兩側應做成圓角,以免出現早期裂紋,二側面可做出5°左右的斜度。橫澆道部位的表面粗糙度≤Ra0.4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