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次氯酸鈉溶液包裝幾項要求和規則”具體是:
1、包裝與次氯酸鈉溶液直接接觸的各個部位,不應由于接觸次氯酸鈉溶液而造成強度的降低。
2、如果盛裝次氯酸鈉溶液的包裝由于內裝物釋放(由于溫度增加或其它原因)而產生較高的壓力時,可在容器上安裝一個通氣孔。但釋放的不應因其排放量過大而造成危險,否則內裝物的量應加以限制。對擬運輸的包裝,通氣孔應設計成保證在正常的運輸條件下防止液體的泄漏和外界物質的滲入。如果使用組合包裝,其外包裝的設計應使它不會影響排氣裝置的作用。
3、組合包裝中塑料瓶的放置方式,必須做到在正常運輸條件下,不會、被刺穿或其內裝物漏到外容器中。
次氯酸鈉游離堿含量對NOBS收率的影響
由于橡膠硫化促進劑NOBS合成反應機理較為復雜,副產物多,其中過氧化物的產生嚴重地影響了該產品的質量和收率。實踐證明要使NOBS合成反應達到理想狀態,除生成的NOBS產品外觀和熔點合格外,更重要的是收率要得以提高,除了要重視反應溫度、母液含鹽量及反應液中水的多少等等,更要重視氧化劑次氯酸鈉游離堿含量,下面著重說明這點。
探究絮凝沉淀和次氯酸鈉氧化的組合工藝對垃圾滲濾液處理效果
采用用絮凝沉淀法處理垃圾滲濾液生化出水,結果表明:PFS較PAC和PAFC的效果好,單因素實驗佳操作條件為:pH=6、聚合硫酸鐵投加量為2.0g/L、PAM投加量為4mg/L、轉速為100r/min、攪拌時間為30min。在此條件下經過絮凝處理后,可將滲濾液的COD從2300mg/L降到881mg/L,去除率達到61.7%,色度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去除率為56.94%。
用NaCIO作為氧化劑處理混凝處理后的垃圾滲濾液,利用單因素變量法得出:在pH為6、氧化劑投加量為90mL/L時,COD從790mg/L降到640mg/L,去除率為18.91%;氨氮質量濃度和色度分別從390mg/L和320倍降低到19mg/L和12倍,即氧化出水氨氮和色度均可滿足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6889-2008)中規定的排放標準。總上,混凝沉淀-NaCl0氧化聯合工藝對COD、氨氮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別為72.17%、95.48%和98.28%。水達標,其處理量為120mL/g;廢水在吸附過程中pH的變化對纖維的吸附效果影響很小;RPFC-I纖維對有機胺廢水的吸附過程中,廢水不調pH,纖維也表現出了很好的吸附效果。
50次動態循環實驗及SEM結果表明,整個循環吸附階段處理效果基本穩定,從處理后TN和NH3-N質量濃度都在30mg/L以下,TN去除率均在94%以上,動態吸附顯示了很好的去除效果。另外,纖維循環吸附再生多次后,還能重復應用而且處理能力沒有較大下降,說明纖維性能穩定,有效降低了處理成本,這對于材料的實際應用十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