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注意:發布人未在本站注冊,建議優先選擇VIP會員 |
小蘇打生產工藝之天然堿法生產小蘇打工藝
天然堿法又稱天然堿碳化法,我國有較豐富的天然堿資源,碳化(嚴格講應稱碳酸化)法制小蘇打是我國主要的天然堿加工工藝之一,天然堿碳化法生產小蘇打在國內占舉足輕重的地位。
天然堿用雜水在化堿桶中化堿,經澄清除渣,清液再經濾過器過濾精制得堿水,精制后的堿水送入碳酸化塔中, 用洗滌過的二氧化碳氣(石灰窯氣也可)進行碳酸化反應,氣液反應生成碳酸氫鈉結晶,脫水后的濾餅(濕小蘇打)含水分8%左右,送入熱風干燥管中,用溫度130~140℃的熱空氣進流干燥,干燥后的小蘇打經旋風分離器匯集入貯倉,可得產品小蘇打。
合成法生產小蘇打工藝
合成法又稱純堿法、純堿碳化法。目前,國內的合成法小蘇打生產裝置基本上都是與純堿裝置配套建設的,以便直接利用該過程煅燒系統出來的高溫純堿,加速母液化堿過程,為后續操作提合格堿液。為了保證母液中過量的NaHCO3充分分解,減少在堿液運送過程中NaHCO3結晶堵管現象的發生,在整個操作過程中要維持較高的物料溫度,因此也常稱合成法為高溫制堿工藝,
將從純堿界區送來的高溫純堿加入到盛有循環母液和冷凝水的化堿鍋內,同時在攪拌下加入適量的高純度(純度99.9%片堿)和,使母液中過量的NaHCO3轉化為Na2CO3,母液中鐵、鉛等雜質轉化為難溶的FeS和PbS,化堿鍋內得到溫度低于70℃的低溫堿液。待堿液中Na2CO3含量達到要求時,送澄清桶澄清,澄清液直接進入碳酸化塔,在60~70℃的條件下碳酸化,再經分離、干燥步驟,便得到小蘇打細粉和微細粉產品,母液和堿塵返回化堿鍋內循環使用。
索爾維小蘇打——氨堿法生產小蘇打工藝:
原料鹽通過除鈣塔預處理,用蒸氨塔生產氨氣 ,制成氨鹽水;然后在碳酸化塔中通入用石灰窯制取的二氧化碳氣體 ,與氨鹽水反應生產碳酸氫鈉。
目前 ,各國純堿的生產,除天然堿資源豐富的美國、尼亞坦桑尼亞以外 , 普遍采用氨堿法生產純堿,這種生產方法工藝比較成熟。比利時的索爾維公司和英國的 “I C ”公司是主要的兩家堿法生產小蘇打的公司。
索爾維公司的發展
索爾維集團(Solvay)是化工集團,成立于1863年,總部位于比利時布魯塞爾。
1861年,歐內斯特·索爾維發現工業化生產純堿的關鍵。
1863年,革新氨堿法并成立索爾維公司
1865年,個純堿廠在比利時古亦埃(Couillet)開始運作。
1870年起,索爾維開始擴展業務,在英國、德國、俄羅斯、泰國和美國等國家建立了工廠。
2012年1月,新索爾維集團在巴黎上市。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內小蘇打生產技術日漸成熟,市場價格也比較低。但是有些小蘇打廠的產品質量不穩定,夏季容易出現板結現象。
下面山東萬青化工有限公司為您詳解為何小蘇打會出現板結現象。
1. 國產有些小蘇打廠生產的碳酸氫鈉大多是棒狀或者針狀,流動性效果不是非常好,而索爾維工藝的碳酸氫鈉顆粒是球狀的,具有更好的流動性。
2.小蘇打的成分元素會有影響。例如我國小蘇打廠大部分對氯離子含量要求控制在0.004以內,而國外控制在<300ppm以內,也就是0.0003以內。氯離子還會會吸收空氣水分造成碳酸氫鈉板結。而山東萬青化工生產供應的小蘇打產品質量遠遠高于國內標準,將含量控制在0.1以內。大大降低小蘇打從管道輸送出下料露空氣時吸水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