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道岔是一種使機車車輛從一股道轉入另一股道的線路連接設備,通常在車站、編組站大量鋪設。有了道岔,可以充分發揮線路的通過能力。即使是單線鐵路,鋪設道岔,修筑一段大于列車長度的叉線,就可以對開列車。軌型為50kg/m及60kg/m(將來還包括75kg/m)鋼軌,不包括43kg/m鋼軌。道岔在鐵路線路上起到重要作用。解決道岔有害空間的根本之道,當然是消滅有害空間。既然普通道岔做不到,就必須研制特殊道岔——活動心軌道岔。
道岔養護:道碴初期養護。根據道岔中心樁來撥正道岔,使其與線路方向一致。調整軌向時,用10m弦線局部找細。設有軌道電路的道岔,兩不同軌型道岔間的距離,尚應滿足設置絕緣接頭的要求。道岔起平、撥正后,采用小型液壓道岔搗固機道岔。搗固按先直后曲的順序進行。每組道岔至少搗固兩遍,使道床密實。道岔軌距 需要考慮加寬的部位有:基本軌前接頭處軌距、尖軌軌距、尖軌跟端直股及側股軌距、導曲線中部軌距、導曲線終點軌距。
隨著火車軌道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復雜,以及原有軌道兩側天價的成本,鐵路地建設者迫切需要一種占地面積更小而且變道能力更強的道岔。于是把道岔組合起來的想法就進入了工程家的視野,三開道岔具有三副轍叉,因此可以將一條線路一分為三或將三條軌道合而為一。道岔鋪設技術具體規定:道岔鋪設軌面應與連接的主要線的軌面一致,與另一線的軌面高差,可自道岔后普通軌枕起至警沖標止的范圍內順接。三開道岔在效果上和兩幅普通單開道岔是相同的。但是三開道岔可以在很小的面積內實現火車快速變道,因而可以疊加密集使用以滿通樞紐或火車站的管理需要,因此后來就沒有四開道岔和五開道岔了。
隨著火車速度越來越快,傳統道岔越來越容易出現損壞。科學家們發現造成道岔損壞的主要原因是車輪在通過轍叉時,從兩根翼軌的窄處到轍叉心之間有一段空隙。道床攤鋪壓實后,表面目視平坦,道床厚度宜比設計低30mm,碴面平整度用3m直尺檢查,各方向誤差不應大于10mm,道岔前后30m范圍內應做好順坡。這一段由于線路過渡造成的空隙也被稱為有害空間。為了減輕這種現象,鐵路工程師們在很多方面又對道岔做出了大量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