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企業經售后服務認證以后,獲得標志的使用權,用于產品、產品包裝、宣傳和廣告資料上,以表明該企業的服務能力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品售后服務評價體系》(GB/T27922),并達到某一。如商品知識和文化宣傳,售前對顧客的告知和承諾,在商場、景區、機場、服務網點等建立的設施,以及組織為實現服務而進行的人員和資源配置方面,以及為商品提供的服務,為顧客提供的服務等。服務認證與先進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耦合共生、融合發展,充分發揮服務認證在制造業質量提升和高技術服務業改革創新中的催化劑作用。
數字建筑、公共機構綠色數據中心、數字版權管理等服務認證項目,就是服務認證跨界融合發展的良好實踐。售后服務認證為企業帶來了成效。其次是商品售后服務認證,達8700張。這些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認證已經初具市場規模,為提高銀行營業網點服務質量,強化商品售后服務保障發揮著積極推動作用。同時,證明了企業在全行業的服務性,獲得消費者和市場認可,企業在產品及包裝上使用服務認證標志,具有說服力和證實性,以供消費者放心選購,也為大型項目招標、采購招標等方面提供明。
同時,證明了企業在全行業的服務性,獲得消費者和市場認可,企業在產品及包裝上使用服務認證標志,具有說服力和證實性,以供消費者放心選購,也為大型項目招標、采購招標等方面提供明。與我國服務業規模和認證行業規模相比,服務認證發展仍有較大發展空間和潛力。二是地方和行業有較強發展意愿。服務認證發展和實踐日新月異。原因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服務消費升級助推行業發展。
認證的結果是證明企業按照標準實施了服務,并達到了某一個高度()。服務認證注冊審核員7703人,占全部注冊審核員12%。我國從2004年開始開展了一系列服務認證工作,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仍不能滿足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急需加大對服務認證人員隊伍的培養。認證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市場交率的基礎性制度,是由國家認監委批準的具有能力的第三方認證機構,通過機構評審,以證明其服務質量、管理績效、人力資源等符合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