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灌溉分為人工干預、定時定量、條件控制3種灌溉控制方式,不論哪一種控制方式,當達到灌溉開始條件時,先打開田間閥和主控閥,然后啟動水泵,開始進行灌溉。當一組閥門灌溉結束時,先打開下一組閥門,再關閉正在灌溉的閥門(水泵一直處于運行狀態(tài))。當所有需要灌溉的田間閥灌溉完畢,先關閉水泵,再關閉主控閥和田間閥,這樣,一個灌溉過程結束。
噴灌,是把水用水泵加壓,或利用山區(qū)地形高差產生的壓力水,用管道送到田間,用噴頭射到空中,再均勻灑落農田,是小范圍的“人工降雨”,是給作物“洗淋浴”。相對來說,雨滴較大,適用于大田或山地粗壯的作物。因雨量可以控制,避免產生深層滲漏,故比溝灌節(jié)水40%~60%。由于對水質要求相對較低、及造價較低,所以應用面積大,約占噴滴灌面積的80%~90%。
微噴灌,基本原理與噴灌相同,只是水壓、流量、水滴都比噴灌微小,故稱為微噴灌,相對而言,是給作物“下毛毛雨”。主要應用對象是菜地、花卉、草坪或大棚內作物。因為一個噴微頭,噴灑面積僅幾個平方米,可以實現局部灌溉,所以比噴灌更節(jié)水,比溝灌節(jié)水50%~70%。但是微噴頭出水口直徑僅1毫米左右,所以對水質的要求高。
滴灌,是一滴一滴地供水,形象地說是給作物“掛鹽水”,或稱“打點滴”。是節(jié)水的技術,比溝灌節(jié)省70%~80%。對作物而言,滴灌是科學的灌溉方法,但對使用者來說,由于滴水速度慢,時間長,以及容易堵塞而感到美中不足。
噴灌是否節(jié)水的疑問早在80年代初即被提出,因為從水資源開發(fā)利用的角度看噴灌節(jié)水和從灌溉工程的角度看噴灌節(jié)水確實有不同的理解和依據。實際上噴灌是否節(jié)水的問題比其字面的意思要復雜得多,節(jié)水是指管道輸水比渠道輸水滲漏少,而噴灌的噴灑灌溉方式引起蒸發(fā)損失反而會廢水。另外,噴灌還有耗能多、投入大、管理要求高的問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