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起重機的保養維修
1、安全保護裝置的保養與維修:檢查起重機的超載保護裝置、緩沖器、力矩限制器、極限位置限制器、防后傾翻裝置、防風裝置、防護裝置的安裝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這些裝置的運行是否靈敏可靠,如果超出規范是否可以及時發出報警信號,是否可以自動切斷向危險方向運行的動力源。
2、金屬結構的保養與維修:在使用期間,必須定期檢查主要受力構件是否有整體或局部疲勞變形、松動、失穩、嚴重腐蝕、裂紋、損壞等現象,運輸中要盡量設法防止構件變形及碰撞損壞;檢查連接螺栓或鉚固,特別是振動部件是否有松動、缺損等缺陷;檢查結構連接、焊縫有無明顯的變形開裂。
3、傳動機構的保養和維修:檢查鋼絲繩的固定裝置是否符合要求,并檢查其是否存在腐蝕、斷絲、松股、斷股、彎折、扭結、磨損、壓扁等現象,如超過有關規定必須立即換新;檢查吊鉤有無斷面磨損、剝裂、裂紋、扭轉變形、開口度增加等缺陷及相關銷軸、套有無嚴重磨損情況;檢查滑輪是否設有防脫繩槽裝置,滑輪轉動是否靈活,滑輪繩槽、輪緣是否有破邊、磨損、裂紋超標等狀況。
4、電氣系統的保養與維修:及時清掃電器設備上的灰塵、污垢,保證各配電箱、控制箱、各部分電刷及其接觸面等部位的清潔;經常檢查所有電纜、電線有無損傷,如發現損傷部分應及時包扎或更換;保證各安全裝置行程開關的觸點開閉可靠,觸點弧坑應及時磨光;檢查起重機電源與各機構是否設短路保護、失壓保護、零位保護、過流保護及特殊起重機的超su、失磁保護。
起重機滑輪組維修
(1)拆洗檢修滑輪組,檢查裂紋,滑輪軸不得有裂紋,軸頸不得磨損原直徑30%,圓錐度不大于5%,超過此值即應更換。
(2)滑輪槽的檢修,用樣板檢查滑輪槽形,徑向磨損不應超過壁厚的30%,否則應報廢。不得超過標準者可補修,大修后用樣板檢查,其底部與側向間隙均不應大于0.5mm,輪槽中心線與滑輪中心線的偏差不應大于0.2mm,繩槽中心對輪廓端面的偏差不應大于1mm。
(3)軸孔的檢查,大修后,軸孔允許有不超過0.25CM2的缺陷,深度不應該超過4mm。
(4)裝配,裝配后,應能用手靈活轉動,側向擺動不得超過D/1000。D-滑輪的名義直徑。
起重機齒輪與減速器維修
(1)拆解減速器清洗檢查齒輪磨狀況。
(2)齒面的檢查:起升機構減速器軸上的齒輪磨損量不應超過齒厚的10%,其余則應小于20%;大小車運行機構減速器軸上齒輪磨損不應超過15%,其余則應小于25%。齒面點蝕損壞嚙合面的30%,且深度達原齒厚的10%時應報廢齒輪,輪齒不應有裂紋或齒輪不能有斷齒。否則更換。
(3)軸的檢修:軸上不得有裂紋,軸的彎曲度全長不應超過0.03mm/m,超標則校直。
(4)減速器箱體接合面(剖分面)在任何部位不允許有砸、碰及嚴重劃傷,邊緣高點、翻邊等,并且剖分面貼合后間隙都不應超過0.03mm,并保證不漏油。平行度在1m以上不得大于0.5mm。
在空載情況下,以1000r/min拖動運轉,正反轉各不小于10分鐘,啟動時電動機不應有振動,撞擊和劇烈或斷續的異常聲響。
箱體內溫升不得超過70℃,且絕対溫度不高于80℃;軸承溫升不應超過40℃,其絕対值不應超過80℃。
起重機司機操作基本要求:
穩:啟動、制動平穩,吊鉤、吊具和吊物不要擺。
準:吊鉤、吊具和吊物準確停在指訂位置上方降落。
快:縮短工作循環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安全:嚴格執行起重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不發生人員和設備事故。
合理:正確操縱控制器并作到合理操作。
起重機作業人員做到“五禁止”:
1、起重機在操作過程中,被吊物禁止超出施工現場范圍。
2、起重機司機和信號工禁止酒后作業。
3、起重機司機和信號工禁止倒大班進行疲勞作業。
4、信號工禁止站在樓上指揮樓下的吊裝作業。
5、現場使用的吊斗、大模板等,吊耳開焊或使用螺紋鋼筋焊成的吊耳,禁止吊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