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育成籠 一般用于41~140日齡雞。三層結構,總體寬度為1.6~1.7米,高度為l.7~1.8米。每個單籠長80厘米,高40厘米,深42厘米。籠底網孔2~4厘米。籠頂、側、后的網孔為2.5厘米×2.5厘米。籠門寬14~15厘米,每個單籠可容納成雞7~15只。
蛋雞籠 蛋雞籠須有一定的坡度,前后高度差一般為5~6厘米,雞蛋可滾入前下方的集蛋槽內,以便于收集。目前,雞籠排列方式多采用兩層階梯式,這樣通風較好。雞籠可用兩側墻和懸掛于梁上固定,或用支架支撐。雞籠的規格一般為:前高44厘米,后高38.5厘米,深47厘米,寬48厘米,可飼養蛋雞4只,底網孔2.5厘米×7.0厘米,集蛋槽寬20厘米,擋沿高度5厘米。
蛋雞籠的維護應按維護規程開展。設備維護規程應該是設備日常維護層面的標準和要求,堅持不懈實行設備維護規程,能夠增加設備使用期限,保證安全、愜意的辦公環境。其具體內容應包含:
1、設備要做到齊整、清理、牢固、潤化、防腐蝕、安全性等的工作具體內容、工作方法、應用的施工設備及原材料、做到的規范及常見問題;
2、日常查驗維護及定期維護的部位、方法和規范;
3、定期檢查鑒定實際操作職工維護設備水平的具體內容和方法等。
分類入籠。即便雞雛培育期飼養管理方法優良,因為基因遺傳和飼養管理方法等要素,鴨群中仍有一些較小雞和比較大雞,假如都取代掉,必然提升成本費,蛋雞舍內籠位不可以靈活運用,因此上籠時把較小一點和比較大的雞留下,各自裝到不一樣的籠內,實行對策加強管理,促進其勻稱齊整。
如過小雞裝到溫度比較高、陽光充足的南端中高層籠內,適度增加營養,推動其成長發育;過大雞則盡可能限飼。按雞籠子容下的雞數,每一個單籠一次入夠總數,防止先入籠的欺壓后入籠的雞。
混合供熱為了經濟有效地利用能源,有時采用多種混合加熱方式,以達到經濟有效的目的。特別是在北方冬季育雛,單一加熱方式不能滿足要求時,必須采取混合加熱措施。常見的混合加熱形式是用煤和其他燃料將室溫升至25℃再利用電熱進一步提高小環境中的溫度,以滿足雞生長發育的需要。
不論采用何種育雛方式,都需要選用合適的供溫(即加熱)方式,以提供雛雞所需要的適宜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