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特性曲線的繪制是通過感光測定完成的感光膠片的感光測定程序為:在專門設計的感光儀上,對某種感光膠片進行一系列按幾何級數增加的曝光量進行曝光;按標準要求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后,即可得到一張光楔片(或稱梯尺) ;對于已經曝光而產生潛影的鹵化銀,則由于有潛影的地方對Br-的吸附能力是比較弱的,因此,顯影劑的負離子就可依靠離子本身的動能,克服離子的排斥力,使其能夠越過這一缺口與潛影接觸,完成顯影反應。將光楔片放在密度計上測定各梯級的密度,便可獲得曝光量與密度之間相對應的組數據;然后,以密度值(D)為縱坐標,以曝光量的對數值(1ogH)為橫坐標,繪制成的曲線。
顯影劑必須具備的條件
顯影過程是一個氧化還原過程。顯影劑是顯影液中的主要成分,它的作用是將已曝光的鹵化銀還原成銀。所以顯影劑是一種還原劑,而鹵化銀是氧化劑。停止顯影的感光材料,其中含有大量的在顯影中未發生反應的鹵化銀,所以,仍然是不能見光的,必須經過定影將在顯影中未發生反應的鹵化銀除去才能使經顯影所形成的影像徹底的固定下來。從氧化還原角度來看,似乎具有還原能力的物質都可作為顯影劑,但事實上并非如此,真正能能夠作為顯影劑的物質并不多,因為還必須受某些其他條件的制約。能作為顯影劑的物質必須具有適當的還原能力(還原速度適中) ,有優良的選擇還原性,即能使已曝光的鹵化銀迅速地還原,而對未曝光的物質保持不變。
1、曝光顯影是目體式光啞度區分和顏色效果好的方法。只要有高亮效果的都需要多加一次氧化工序;
2、雙色氧化工藝建議盡量采用“同色或者一氧深色系搭配二氧淺色系”,第二次陽極時間不能超過20分鐘,二次陽極氧化膜厚也一般在5um左右,二次陽極氧化顏色適宜做淺色系
3、選定“一次陽極金色搭配二次陽極金色”,全制程投入120PCS,次陽極氧化黑色出現白點不良19PCS,2PCS變形(氧化前來料不良),經鐳雕導電位及高光邊加工后再二次陽極全檢出94PCS良品,其中5PCS分別為抽出2PCS未做二次陽極,高光邊大小邊不良2PCS(來料尺寸導致),一例白點不良,二次陽極氧化良率1.06%,全制程良率82.5%,該工藝可量產。物理顯影法物理顯影法是利用在顯影液中所加入的可溶性銀鹽中的銀離子,在顯影時被顯影劑還原而使潛影不斷擴大的顯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