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牛蛙生活的池塘一定要建設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環境安靜、水質無污染、交通也便利的地方,一般1個大池的面積為每100平方米,每個大池可以平均分成4個小池。
池邊可以用40目的篩絹圍好,篩絹高出池底1米左右,篩絹底部20-30cm一定要埋入池底中,池埂高40cm,水體深度不低于20cm。
牛蛙屬于定溫動物,生長適和的溫度為25-32°C左右,繁殖適合的溫度為20-30°C左右,低于20°C、高于30°C一般不產卵。
當外界環境溫度降到10℃以下,牛蛙體溫隨之降低,新陳代謝減慢、攝食停止,活動減少,直至完全不吃不動,潛伏洞穴和水底,這就是牛蛙的冬眠現象。牛蛙冬眠期間,靠消耗自身體內積累的脂肪來維持生命。因此,冬眠會使牛蛙的體重減輕,體質減弱,抵抗疾病和敵害的能力下降,容易造成牛蛙的大批失活。認真做好牛蛙的越冬管理工作,確保牛蛙安全越冬,是牛蛙養殖生產中的一項重要工作。在我國,除海南、兩廣部分地區的常年氣溫在10℃以上外,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都低于10℃。地理緯度越高的地區所養牛蛙的越冬時間就越長。
在有溫泉水或工廠余熱的地方,可以利用熱源進行冬季加溫養殖。
室內養蛙是高度集約化的養殖。為了充分利用面積,室內蛙池設計應分為淺水區和深水區,淺水區為蛙的棲息和攝食的場所,深水區為蛙游泳和接納排泄污物的區域。淺水區保持水深10厘米左右,深水區水深30~40厘米,進水口在淺水區,出水口在深水區,進出水口成對角線。深水區只占整池面積的1/4到1/5,可設在池的一頭、四周或出水口附近。
半月內牛蛙的投喂
牛蛙蝌蚪開始吃食的半月內,因身體細小,一般以單細胞藻類為主要食物,也吃顆粒細小的蛋黃漿水、豆漿和生豬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