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一、申請辦理的流程:
申請:申請單位應按有關規定登陸“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申報系統”進行網上申報,并將所需資料提交市環保局接件大廳,受理人員核驗申請材料,當場作出受理決定。
1、受理:接件大廳工作人員對申請單位的申請進行法定形式審查,予以受理,出具《受理回執》,具體情況分別作如下處理:
①申請事項依法不需要許可的,應即及時告知申請人不受理;
②申請事項不屬于本局職權范圍的,應當即時作出不予受理的決定,并告知申請人向有關行政機關申請;
③申請材料存在可以當場更正的錯誤的,告知申請人當場更正;
④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應當當場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⑤申請事項屬于本局職權范圍,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請人按照本局要求提交全部補正申請材料的,應當受理許可申請。 受理或者不予受理許可申請,應當出具加蓋本局和注明日期的書面憑證。
1、審查:按照許可條件對申辦材料進行實質審查,提出審查意見并作出審查結論。
2、決定:符合條件的,頒發《輻射安全許可證》或豁免審批意見;不符合條件的,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3、制證:準予許可的,制作《輻射安全許可證》;不予許可的,出具《不予許可決定書》
4、送達:辦理結果:準予許可的,出具《輻射安全許可證》;不予許可的,出具《不予許可決定書》
個人劑量監測周期長不超過多長時間
《工作人員職業健康管理辦法》
第十一條 工作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和國家有關標準、規范的要求,安排本單位的工作人員接受個人劑量監測,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外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一般為30天,長不應超過90天;內照射個人劑量監測周期按照有關標準執行;
(二)建立并終生保存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三)允許工作人員查閱、復印本人的個人劑量監測檔案。
輻射安全許可證和放射診療許可證的區別是什么?
三是許可分類不同。輻射安全許可將許可的種類分為生產、銷售、使用三類,同時在許可種類的基礎上再細分許可范圍,許可范圍分別為Ⅰ類放射源、Ⅱ類放射源、Ⅲ類放射源、Ⅳ類放射源、Ⅴ類放射源、Ⅰ類射線裝置、Ⅱ類射線裝置、Ⅲ類射線裝置。而放射診療許可分為放射、核醫學、介入放射學和X射線影像診斷四類管理。
五是從業人員資格要求不同。放射診療許可對從事放射診療工作的人員按放射、核醫學、介入放射學和X射線影像診斷四類分別有執業相關要求,同時要取放射防護培訓合格證;輻射安全許可對從業人員按照X射線診斷與介入放射學,放射,核醫學,核子儀,放射性測井,X射線探傷,γ射線探傷,電子輻照,γ輻照,輻射安全管理,科研、生產及其他共十一類進行分別培訓考核,考核合格方可從事相關輻射工作。
放射衛生預評價意義
放射衛生預評價是預測、評估放射性危害種類及強度(濃度),預測、評估項目建成后工作場所中的輻射強度及其可能對工作人員或公眾造成的健康危害;從控制職業病,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使輻射防護達到化,避免發生放射故或者職業病。
放射衛生預評價范圍
我們可以承擔放射診療設備的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放射防護預評價,如計算機斷層X射線攝影裝置(CT)、CR、DR、全景機、X射線數字減影裝置(DSA)、普通X射線診斷設備、X射線攝影和牙科機等放射診療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