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這幾年種設施蔬菜的人一直被棚內怎么澆地的問題困擾著,漫灌澆地確實省事兒,可是由于漫灌帶來太多的問題,尤其是在冬季,漫灌的話棚內濕度根本就降不下來,高濕的環境使得蔬菜病害特別嚴重。十個滴灌九個崩,農藝師教你科學用好滴灌技術,保證澆地不出錯!滴灌鑒于此,并且考慮到節水,很多地方的蔬菜種植區提倡用滴灌澆地,并且免費發放了一部分滴灌設備,不用的話實在是可惜,可是不少菜農用過之后都反映,滴灌容易把管子憋崩,通常都是澆著地要么是主管崩了,要么是支管崩了,弄得滿棚都是水。
對于滴灌,干過農業的人一定不會陌生。滴灌是利用滴灌帶將水運輸到農作物根部的一種新型灌溉方式。這種灌溉方式有3個優勢,一是節水,也就是用到的水會比較少,不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二是能夠有效避免土壤中養分的流失,防止土壤因缺肥而出現板結、鹽化等現象;三是澆水的時候伴隨著施肥,既省時省工,又提高了農作物對于水肥的利用率。正常情況下,用滴灌澆灌農作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倘若因缺乏經驗,把滴灌給裝錯了,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事倍功半)。
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方法都有哪些特征?
按照控制方式的不同,灌溉施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按比例供肥,其特點是以恒定的養分比例向灌溉水中供肥,供肥速率與滴灌速率成比例。施肥量一般用灌溉水的養分濃度表示,如文丘里注入法和供肥泵法。另一類是定量供肥又稱為總量控制,其特點是整個施肥過程中養分濃度是變化的,施肥量一般用千克/公頃表示,如帶旁通的貯肥罐法。按比例供肥系統價格昂貴,但可以實現施肥,主要用于輕質和沙質等保肥能力差的土壤;定量供肥系統投入較小,操作簡單,但不能實現施肥,適用于保肥能力較強的土壤。
滴灌面積合理布配,是作物提高水肥利用率和產量,抑制土壤次生鹽堿化的關鍵措施。在布配滴水面積時,要根據水量的大小和水質質量(井水、河水)選擇不同流量的滴頭,要根據膜下滴灌作物根系淺,分布集中(0-40cm土層內有85%以上的根系),需要肥水多的特點,合理面積布配,達到高壓運行,準確控制滴水濕潤范圍,土壤含水量均勻一致,作物生長整齊一致,實現高產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