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鐘前 江西桌面式科普儀器批發服務介紹「奇奧探夢」[奇奧探夢2decfe0]內容:
我國科技館定位的認識發展過程
科技館定位理念認識方面發展較為曲折,科技館的建立是基于科學家對國技對人才培養以及科學技術普及所發揮的作用,其目的在于提升中華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在不同時期,對于科技館的定位不同。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國個科技館站建立。初期對其定位是科學技術博物館,作為科學技術交流普及的活動場所,定位較為模糊,沒有突出科普教育核心功能,由于定位模糊,從而影響到了后期建設工作。第二種定位,是面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宣傳科技成就,這一時期是20世紀80年代前期,將科技館與科技活動中心、科技宮、科學會堂等場所區別開來。認識指導實踐,在這一時期內相繼出現了一批面向公眾普及科技知識的場館,并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符合國家政策。為得到社會與政府支持,奠定了堅實基礎。對科技館的定位是多功能綜合性科技活動場所,這種認識的產生有其獨特的時代背景,對于科技館發展規律以及性質認識不清,也是此種現象出現的原因之一。所以一個科技館是否能有特色,能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展示藝術設計的創新至關重要。第四種定位則是公益性的科普設施,九五規劃明確指出科技館是科普宣傳教育設施也是文化公共設施,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科技館建設工作。而科學技術普及法則從法律角度對其進行了定位,科學技術館建設標準,將其定位為展示教育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機構


公眾的科學素養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關鍵,成為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在現代社會中科學不再被看作是生產的、普遍的和永恒不變的真理的機器,而是對待認識的一種特殊方法。根本的問題,就是堅持實事求是,從國情出發,從本地區的經濟狀況和科技水平出發,同時考慮到人民群眾的興趣和愿望。在科學和技術滲透到社會每一個角落的時代,只有具備科學素養才能適應社會生活。鐘啟泉先生曾經考察過科學素養的內涵,并對理科教育中的科學素養問題進行了論述,他認為國學課程改革的范式與科學素養說的發展密切相關。中學階段的科學教育對公眾的科學素養具有基礎性、根本性的作用,中小學課堂是提高科學素養的主陣地,新一輪的科學課程改革正是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作為核心理念,重視公眾科學素養培養的關鍵時期。



中國科技館數目不斷增加,各省市為適應地區科技教育發展紛紛興建科學技術館,其中比較的的科技館有中國科技館、天津科技館、上海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重慶科技館、綿陽科技館等。中國科學技術館中國科學技術館是我國綜合性科技館,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大型科普基礎設施。展品的保護措施由于觀眾可能因客觀或主觀原因沒有安裝操作流程進行操作,或者展品連續高強度長時間運行導致展品內部某些零部件損壞,不加以看管和維護甚至會導致展品性損壞或者人身危險,因此要求有專人對展品進行看管和維護。一期工程于1988年9月22日建成開放,二期工程于2000年4月29日建成開放,新館于2009年9月16日建成開放。中國科學技術館的主要教育形式為展覽教育,通過科學、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的展覽內容和參與互動的形式,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動手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培養觀眾的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開展展覽教育的同時,中國科學技術館還組織各種科普實踐和培訓實驗活動,讓觀眾通過親身參與,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和感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科學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