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鋼構消防樓梯需要注意什么事項單層、多層民用建筑安全疏散指標1。劇院、電影院、禮堂、體育館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其觀眾廳內的疏散走道1小凈寬應按通過人數0。6m/100人計算,且不應小于1m。當疏散走道為邊走道時,不宜小于0。8m。觀眾廳的疏散內門和觀眾廳外的疏散外門、樓梯和通道的各自1小總寬度,應按表3。4。1。3的要求計算。有等場需要的入場門,不應計入觀眾廳的疏散門。
室內做鋼結構的消防樓梯,規范是否有規定消防樓梯的寬度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公共建筑建筑,而且屬于人員密集場所,它要符合以下消防要求:1、應設置封閉樓梯間。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3。5下列公共建筑的室內疏散樓梯應采用封閉樓梯間(包括首層擴大封閉樓梯間)或室外疏散樓梯:1醫院、療養院的病房樓;2旅館;3超過2層的商店等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筑;4設置有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且建筑層數超過2層的建筑;5超過5層的其它公共建筑。依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5。3。14疏散樓梯的凈寬度不應小于1。1米。
旋轉消防樓梯的設計要點有哪些一、靠近標準層(或防火分區)的兩端設置。這種布置方法便于進行雙向疏散,提高疏散的性。二、靠近電梯間設置。發生火災時,人們習慣于利用經常走的疏散路線進行疏散。靠近電梯間設置疏散樓梯,可將經常用疏散路線和緊急疏散路線集合起來,有利于引導人們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如果電梯廳為開敞式時,兩者之間宜有一定的分隔,以免電梯井道引起煙火蔓延而切斷通向樓梯的通道。三、靠近外墻設置。這種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安全性高、經濟性好,帶開敞前室的疏散樓梯間形式。同時,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風和進行火災撲救。
疏散樓梯間的一般要求:除住宅建筑套內的自用樓梯外,地下、半地下室與地上層不應共用樓梯間,必須共用樓梯間時,在首層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燒體隔墻和乙級防火門將地下、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的連通部位完全分隔,并應有明顯標志。封閉樓梯間指設有能阻擋煙氣的雙向彈簧門或乙級防火門的樓梯間。封閉樓梯間有墻和門與走道分隔,比敞開樓梯間安全。但因其只設有一道門,在火災情況下人員進行疏散時難以保證不使煙氣進入樓梯間,所以,對封閉樓梯間的使用范圍應加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