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誠信親友圈主可免押進親友圈驗親友圈,滿意再補
54、在你抑郁的時候,我就是你的開心果
在你憂傷的時候,我愿作你的忘憂樹!
少許人,會跟著時間飛逝,消逝在回顧里
少許事,會因功夫變化,而九霄云外
一段情緒,會因斷斷續續的談天,而變濃增深
情緒越深,人就變得特殊提防,除去禮儀性的安慰,我不復找你談天
這次領會了干什么,即是不想被誤解,大概怕打攪
我想要的,不是短促的嘈雜,而是持久的和緩
我想要的,是咱們一輩子的澄清通明,而不是短功夫的暗昧不清
――向作為企業家的黃怒波和作為詩人的駱英先生致敬 董桄福 無庸置疑,中國詩歌是有過去的,而且是一個輝煌的過去
這個結論不需要像法官審案一樣拿厚厚的唐詩宋詞取證,只要簡單的翻開基幾本教科書已經可以定論了
至于現在嘛,依我看,中國詩人和詩歌都有些落寞
除了在網絡上還有一些詩歌論壇,一些詩人在繼續堅守,大部分人早已經將詩歌置之度外,不再當作一回事了! 驚奇的是,前幾天剛知道黃怒波因為擔心“口無遮攔,遲早說過頭”的原因關閉了新浪上的博客,本來以為這是一個隱退的告別儀式
誰知道今天爆出的新聞著實嚇我一跳
中國作家網頭條新聞赫然寫著: 《中坤集團回報社會:向中國詩歌界捐贈人民幣3000萬元》 “元月21日上午,中國詩歌界近百名詩人、詩歌評論家、研究者齊聚北大,參加中坤詩歌發展基金捐贈儀式暨詩歌界迎春會
會上,北京中坤投資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先生宣布,中坤集團向詩歌界捐贈人民幣3000萬元,用以促進中國詩歌事業的發展
為此,中坤集團設立了中坤詩歌發展基金,在3000萬元的捐贈金額中,劃出1000萬元捐贈北京大學中文系新詩研究所,另外,劃出1000萬元損贈中國詩歌學會,其余1000萬元由中坤詩歌發展基金管委會直接用于開展詩歌的交流及評獎等活動
” 對一直熱愛詩歌的我來說,這是一個極端意外的消息,一個企業家拿出如此巨額的資金支持詩歌,這到底是企業家的良心蘇醒呢,還是詩歌將要借尸還魂,逐漸復活的征兆?一時間也開始“莫名的驚詫”
雖然說昨天買書還買了幾本詩歌集子,自己正在整理即將于年內出版的文集里也有幾卷是詩歌,但是的確沒有想到過,區區一個文學體裁,一個純粹私人化的興趣愛好會一下子與3000萬發生關系
再說了,這是一個詩歌全面沉默的時期,大家都紛紛將焦點轉移到賺錢上,詩歌這種不會產生效益的分行排列的文字再怎樣也無法帶來巨額利潤,怎么可以期望有什么奇跡發生? 但是居然發生了! 于是查詢黃怒波,搜索結果,一下子知道了這件事情背后的文化意義
原來黃怒波本身就是一個詩人:中坤集團董事長黃怒波先生,筆名駱英,出版的詩集有《不要再愛我》、《拒絕憂郁》及近年的《落英集》、《都市流浪集》等,并出版中篇小說《藍太陽》等
其中《落英集》和《都市流浪集》
2005年,中央文明辦、中央外宣辦、文化部等13家單位組成的“我們的文明”組委會還主辦了駱英詩歌校園行系列活動,在北京、廣州、深圳等地的十幾所高校舉辦了駱英詩歌作品朗誦會,高校學子們反響熱烈
由于駱英熱愛詩歌創作和對詩歌界作出的公益性貢獻,中國詩歌學會在會上宣布駱英為“006年中國詩歌萬里行”形象大使
可以理解的理由找到了,大約十年前,中國詩歌還比較興旺,詩壇還非常繁榮的時候,我在一本詩集的扉頁上就曾經寫下一句話:最好的詩歌也絲毫不能改變人類的境遇,但詩多少可以讓人類心靈獲得安寧!” 看來只有這個理由
但是這個理由已經夠了
黃怒波以一個企業家的身份獲得了財富,但是當他在公眾面前承認是一個詩人的時候卻遭到譏笑和誤解
無奈只好換一個名字,用駱英的筆名寫詩,繼續保存并不斷清洗內心的灰塵,這段經歷也許可以佐證我的那個簡單論斷吧! 身邊的人群現在正忙于蠅營狗茍,基本沒有時間將心靈的成長和充實當一回事,詩歌自然就衰落了
我甚至還在博客上看到某位先生對唐朝大詩人李白定義說“不過是一個吹牛大王而已!”我們的文化已經全部跌進了實用主義的泥沼,所謂文學,藝術,詩歌……都是些沒用的東西,自然不會被重視
大家寧可追星,寧可對所謂名流,名家,明星的一句咳嗽熱情鼓掌,激動得想要跳樓,也不會對這些不會產生績效的東西報以微笑了
博客上的一場點擊率惡戰已經明顯的彰顯出社會公眾的主體文化心態
一千個詩人作家的點擊率之和也無法與一個影視明星抗衡,一萬個草根博客廢寢忘食的努力也不能與一個三流歌手的一聲粗俗的問好較真……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價值取向
就其深層原因,無論是影視明星還是三流歌手,只要出招就意味著賺錢、利潤,當然不會有人來支持只能哼哼,浪費紙張和墨水,無法創造即刻效益的文學,尤其是詩歌,這當然就會冷落了詩人! 那么黃怒波的行為意味著什么呢! 不是發自真心,就是瘋了,要么是超級做秀? 幸好,我們看到,黃怒波先生是一個詩人,出版過詩歌集子的詩人,一直在低調,無奈地與現世文化對抗的詩人! 作為詩人的黃怒波在接受采訪時說過:詩對我來說從來不是展露才華,從來都是寄托,為什么?很多人從來不知道我寫詩,認識我十幾年,不知道我寫詩,因為我那時候叫黃怒波,要發表詩歌叫駱英,很多人不知道我駱英是我,所以有很多網站我也不知道收了我好多詩,最近因為是駱英突然紅起來,大家說駱英是你啊,但是對我來說我不張揚在哪兒,這樣我覺得這詩是我的精神,是一種生存方式,我也沒想到去到處宣揚做一個很知名的詩人
從這個意義上說,黃怒波是在將3000萬元捐給一個寄托,捐給一個未來
我渺小,和八面來風抗爭 我自尊,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 這是他的詩集《落英集》里面的一個句子,正好印證了詩人內心的狀態
無法面對塵世的輝煌 沒有尋覓我惶恐悲痛 這是另一個句子,正是一個企業家外表掩映下的詩人內心的掙扎
他看到的是: 人和人 總隔得太遠 心和心 總難以相連 所有的語言都殘缺不全…… 于是,還是愿意為內心,為精神建設一個世界,除了用大多數詩人會用的方式――寫詩,更用了大多數詩人無能力運用,大多數企業家絕對不會運用的方式:捐出3000萬,來建設內心的美好世界
至于部分人不理解,還會有人唾罵,那又怎樣呢? 要遺棄你就遺棄吧 我的孤獨更加高貴 要背叛你就背叛吧 我的忠貞更加完美 憂傷的長夜 一次次蛻蕩 我就從班駁的生命中新生! 我個人并不認為3000萬可以讓中國詩人脫困,也不會讓中國詩歌勃起,連捐出3000萬的黃怒波自己都懶得繼續“博”了,這正好可以舉證,要讓一個巨大群體的靈魂復蘇和心靈覺醒并非易事
但是,用3000萬倡導一種開始,用3000萬衡量一個詩人,一首詩歌,一個文學體裁的價值,多少也做了一道并非絕對準確的算術題
這個事件給企業家的啟示要是能夠大于給詩人的啟示就太好了
當然,這種結局是不可奢求的,最終可能還是詩人領悟到一些內在的意義
因為,只有詩人,只有內心有詩的人,一直保持著精神領地的人知道: 在落英的季節開始漂泊 這經歷過苦難的生命無法訴說 落英啊,你應該在盛開時墜落 由殘破的風翻弄 吹散遠方 吹散大漠 只有這些人知道讓精神的馬永遠奔跑在生命的路上,沒有終點!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愿意向作為企業家的黃怒波先生致敬,向他對自己的心靈的這樣一個投資致敬,更向作為詩人的駱英先生致敬,因為他的行為告訴我們兩個字,叫做: 堅守! 只要堅守,并且不放棄行走,總會有未來…… 2006年1月21日星期
我還能想干什么呢?我想心疼老婆一回
國外的散文概念,似乎是很簡單:那便是與韻文相對的prose――可以是小說、戲劇、隨筆、日記等等
而在我們的老祖宗那里,百家爭鳴的文采飛揚中,心中并沒有明確的散文概念
直到五四前后,西學東漸,才知道了“散文”這兩個字兒
人們在讀經、史、子、集時,把詩歌除外,余下的便是散文了
應該說,這個范圍是比較大的了
五四以來的有些作家,在這個較大范圍內任情揮灑,寫出了大量的優質文章
但是,漸漸的,發展到八十年代,似乎只剩下敘事、抒情兩種乃至于只有抒情一種散文了
不論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寫散文若不抒一下子情的話,就不算是散文,難以發表了
這一類散文,情抒得不少,但因為沒有見識、情趣、形象,要說他們是散文的正宗,也實在是讓人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