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2.國內苦草的歷史名稱和分類
根、莖、葉、花、果實的差異大多數情況下不需精密的儀器設備,借助簡單工具就可測量、鑒別,而且更加直觀和簡單,造成人為誤差可能性。但是形態鑒定難解決的問題是具有細微差異的近緣種或者區別近似種,尤其對于經驗不夠豐富的鑒定者而言更加困難,由于形態極相似,因而往往找不到好的形態特征。由于苦草屬植物繁殖微小,野外不易觀察,物種間性狀相似性高且不同生境下形態可塑性大, 因此對苦草屬植物的區分比較困難,歷對其分類界定出現較混亂的情況,同樣國內對苦草屬植物的分類也存在很多爭議。

苦草授粉
2011年接觸苦草以來,一直認為矮生苦草到底屬于哪個品種仍是個謎,不論在市場交易中同行對它的稱呼、描述,還是工程應用上的觀察和發現,都與其他品種略有差別,直觀的應該就是不長出水面并且感官效果好。自從執著于尋找這個過程發現,植物分類學真是個大學問,水平和能力的問題導致越繞越暈,查閱文獻和咨詢并不能解決更多的疑惑,反而越陷越深。本文內容參考較多文獻,并不一一列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所想,并沒有經過認證,如有紕漏或錯誤,忘不吝指出。

3-4月份,水溫回升至15℃以上時,苦草的種籽非常細小,呈棒形,黑色或黑褐色,籽粒飽滿,長度2-3mm,在直徑0.3-0.5mm,每千克種籽約600萬粒。
生理發育成熟的種籽,在水溫18℃-22℃時,經4-5d發芽,約150d,出苗率可達98%以上。剛出苗的幼草即生長大量須根,30d左右時幼草葉片長5-175px,葉寬0.8-25px,葉片肥厚,呈翠綠色或紅褐色,葉片叢生于莖節上;當葉片長度達250px左右時,植株基部開始生長1-4根匍匐莖,匍匐莖每一節上均生根發芽,繼而長成新的植株,新植株又生出匍匐莖,所以苦草在水底分布蔓延的速度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