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調頻廣播,IP網絡廣播哪個更適合農村?
“村村響IP網絡廣播系統”方案隨著我國“和諧社會建設”與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推進,調頻廣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基本每個縣都建設了調頻廣播電臺,實現了本區域的廣播信號覆蓋。但是農民擁有的收音機數量很少,真正的廣播信號和收聽率是很低的。
目前我國有些地方又在逐步恢復農村廣播,作為新農村建設和“村村通”工程的考核內容。
調頻廣播系統作為一種新穎實用的高科技廣播設備,著21世紀現代化廣播系統發展潮流,順應目前中國科技發展的步伐,符合公共廣播行業導向和要求。該系統采用先進的無線電技術、高保真音響技術等;具有無需埋線、架線,覆蓋范圍廣,無限擴容,安裝維護方便,投資省,音質優美清晰等特點。了傳統有線廣播布線困難、安裝復雜、擴容性差及外部環境要求過高等問題。對于縣級全范圍的廣播來說,調頻廣播具有傳統廣播無法比擬的優越性。
近年來,廣播與互聯網的融合,讓廣播人重新看到了希望,這次,廣播找到了更為的載體。面對風卷云譎的網絡時代,與互聯網的融合傳播對廣播節目形態有什么影響呢?
從網絡廣播的基本形式來看:
(1)網絡廣播節目風格更為個性化,主持人風格更為明顯。
由于網絡廣播節目的目標受眾更為明朗,主持人也更有發揮空間。主持人可以根據節目定位和自身特點,打造節目風格,體現自我個性,從而在節目中找尋自我,提升廣播從業人員的自我價值;同時,主持人的個性化也是吸引受眾的重要原因之一,個性化特征能更好地使主持人和聽眾之間達到共鳴。
(2)網絡廣播節目互動性更強,能及時對受眾做出反應。
在互聯網的傳播當中,雙向、多向性傳播成為主流,廣播與互聯網的融合,促使網絡廣播互動性加強,以更為多元化的互動方式適應受眾多元化的需要。當網絡從電腦走到了手機媒體,又為網絡廣播節目的互動帶來了更為新鮮有趣的互動形式。
把握時代脈搏,跟緊公共廣播系統發展
每一個新的或舊的單位都需要有自己的公共廣播系統這一格局沒有變,而且像緊急廣播這樣的系統,則屬于指令性的必須建立的系統。隨著經濟和技術的發展、進步,舊的系統需要更新、新的系統有待建立。
廣播系統的質量指標有了規范和新的追求,要求比過去有了極大的提高。簡單地說,以前的公共廣播只要求發出來的聲音能聽得見,能分辨它說些什么就可以了,再無其他量化的規范。
開展地面移動數字電視業務,對廣電行業來說,無疑又是一個發展的機遇,它能夠提供一種新的傳輸信號的工具,為移動用戶提供內容更加豐富的服務,以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個性化服務的需求。因此,把握時代的脈搏,跟上技術發展的趨勢,抓住已經呈現的商業機會,研究適宜的發展之路,對我們從事廣電事業的人來說,更顯得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