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如何區分晶體和晶振?
晶體通常為兩腳和四腳晶振,以2520晶振,3225晶振,5032晶振等一類晶振而言,它們都擁有兩腳或者四腳的封裝,晶振為四腳或者四腳以上的,這里可以肯定的一點,兩腳的一定為晶體。那當遇到都是四腳的貼片晶振,如何區分晶體和晶振呢?如果晶體或者晶振在電路板上,我們只需觀察晶振的外部電路是否有其它元器件的連接,如若無,則為晶振(有源晶振)。如果用肉眼觀察,簡單而有力的一點則是觀察晶振的厚度,一般的晶體厚度均在0.45mm左右,而由于晶振技術內置起振芯片,因此晶振的厚度要比晶體高。
普通晶振和溫補晶振
1、普通晶振
普通晶體振蕩器(SPXO)是簡單的晶體振蕩器,它是由晶體元件與振蕩電路按設計要求,集成裝配在PCB電路板上并用金屬外殼封裝而成的頻率器件,通常用作微處理器的時鐘器件。
2、溫補晶振
溫度補償晶體振蕩器(TCXO),在晶振內部采取了對晶體頻率溫度特性進行補償,以達到在寬溫溫度范圍內滿足穩定度要求的晶體振蕩器。一般模擬式溫補晶振采用熱敏補償網絡。補償后頻率精度更高,,由于其良好的開機特性、優越的性能價格比及功耗低、體積小、環境適應性較強等多方面優點,通常用于通信設備,如手機,GPS定位等。
晶體振蕩器原理
晶振常與電腦主板、南橋、外置聲卡等電源電路聯接應用。晶振可形容為各主控板的“心率”產生器,假如一類卡的“心率”發生難題,一定會使別的各電源電路發生常見故障。利用該特點,晶振能夠給予較平穩的單脈沖,廣泛運用于微集成ic的晶振電路里。晶片多見石英石半導體器件,機殼用金屬封裝。
石英石晶體振蕩器,通稱晶振電路,是利用具備熱電效應的石英晶體片做成的。這類石英晶體片狀遭受另加交變電場的功效的時候會造成振動分析,當交變電場的頻率與石英晶體的共振頻率同樣時,震動便越來越很明顯,這就是結晶諧振特性的反映。利用這類特性,就可以用石英石諧振器替代LC(電磁線圈和電容器)諧振控制回路、過濾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