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推動土地有序進入市場流轉,實現土地市場良性發展,試推行50至100畝的土地適度規模經營,支持家庭農場、合作社參與土地流轉,流轉面積達到1.5萬畝。做村莊規劃時按照“一村一品”做好規劃,因地制宜開發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生態垂釣、民俗風情體驗、鄉村休閑度假等鄉村旅游。近年來,我國鄉村公共文化發展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不同形式的文化資源日益涌現,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當前,應進一步加強鄉村公共文化建設。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林業生態工程,為子孫后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探索開發團湖鄉村旅游,發展農家樂、農家客棧、特色民宿等項目。請國內對我區農村從整體和全局進行科學論證和規劃,規劃方案的實施要注重保持連續性。 大力加強城鎮建設管理法律、法規的宣傳。 80%以上農家庭院實現綠化,每個行政村必須有一處2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綠地,營造休閑、山地、濕地小游園。廣大居民積極參與護綠愛綠,綠化成果得到有效管護。
建議匯集鄉村文化藝術能人。文化藝術能人是豐富鄉村公共文化的關鍵,村莊應挖掘本村具有藝術才能的村民,鼓勵他們基于村莊現實生活,進行文化藝術創作。加強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規范化管理,抓好家庭農場的運行監測工作,爭創市級以上社1家、區級社1家,爭創家庭農場3家;拆除各村(居)轄區內主渠主路、十字路口的危舊房、嚴重影響安全的建筑。拆除村內空心房、閑置房,改造危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