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
抗浮錨桿怎樣施工
1、施工工藝流程
錨孔定位編號→鉆機就位→鉆孔→下錨→注漿拔管→二次注漿→封錨
2、施工工藝
1) 放線定位
①按施工樁位平面布置圖放線確定樁位,做好標記和預檢;
②樁位誤差控制在規范要求之內。
2) 地質嵌風鉆機錨孔鉆進方法
①安裝錨孔鉆機、調平、調立、穩固;
②錨孔孔徑160mm,孔徑偏差不大于2cm,鉆孔深度偏差不應小于設計深度1%,也不宜大于設計深度500mm,成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
③錨孔鉆進經常檢查鉆頭尺寸,保證鉆孔孔徑;
④掌握錨孔中心度,防止錨孔偏斜,跑斜后應采取措施,重新成孔。
3) 洗孔
①錨孔成孔后,將聯接空壓機的洗井管置入孔內,由上往下,再由下往上反復沖洗,沉渣小于等于30cm;
②做好孔口維護,防止渣土流入孔內。
4) 錨桿體加工制作及孔內安裝
①錨桿體為3Φ25(HRB400),采用1Φ6(HRB400)長度200mmd的焊接短鋼筋按間距2000mm將主筋點焊成束;
②錨桿按2.0m間距焊接3Φ6(HRB400)定位中心支架,以使錨桿體保持平行,保證錨桿在錨孔中心;
③注漿管內徑20mm,長度要求能滿足能自孔底開始依次向上的注漿長度;
④錨桿體采用人工安放;下錨前,錨桿制作質量和錨桿長度需經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下入孔內。
⑤錨桿按設計及規范制作組裝;

防水、防腐
①清理錨樁頭、與建筑基礎防水施工一起做好抗浮錨桿的防水施工;對穿過底板防水層的錨桿,采用一層滲透性結晶防水材料和兩層高分子聚合物卷材進行防水處理。
②錨桿頭外露錨桿體用防腐樹脂、砂漿封閉,承壓板用防銹漆及瀝青材料涂刷,進行防銹、防腐處理;
施工注意事項:
①錨桿體應無損傷,并應作除銹處理。
②錨桿體的選擇試驗(基本試驗、驗收試驗),質量的要求等,應嚴格按有關規范、規程進行,禁止盲目操作,以免發生危險。
③錨孔內的水泥漿應有足夠的養護時間,在養護期內不得移動錨桿。
④設計與現場實際情況有出入時,經設計單位同意后,可酌情調整。

置入桿體
清孔完畢將錨桿垂直插入孔底,牢固地置于錨孔中央。
壓力注漿
置入桿體后進行壓力注漿,采用孔底反向注漿的方式,注漿管插入距孔底30cm處,漿液從注漿管向內灌入,氣直接排出。注漿結束標準:排出的漿液濃度與灌入的漿液濃度相同,且不含氣泡時為止。注漿材料采用水泥砂漿或純水泥漿,可根據實際情況摻加和早強劑。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的含泥量按重量計不大于3%,砂中云母、有機物、硫化物和硫酸鹽等有害物質的含量按重量計不得大于1%。漿體配制的灰砂比宜為0.8-1.5,水灰比宜為0.38-0.5。

施工時嚴格按照試驗室出具的配合比配置砂漿,做好水灰比的控制工作,注漿時注意液面情況,若有下降須進行補注。施工過程中設專人及對錨桿施工區域的地坪積水、灰漿進行清理,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保證錨桿施工順利進行。漿體強度檢驗用試塊的數量每30根錨桿不應小于一組,每組試塊應不少于6個。
錨桿驗收試驗
驗收錨桿待錨固體灌漿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90%后,可進行錨桿驗收試驗。錨桿驗收試驗的目的是檢驗施工質量是否達到設計要求。驗收試驗錨桿的數量取每種類型錨桿總數的5%,且均不得少于5根。驗收試驗的錨桿應隨機抽樣。質監、監理、業主或設計單位對質量有疑問的錨桿也應抽樣作驗收試驗。當驗收錨桿不合格時應按錨桿總數的30%重新抽檢;若再有錨桿不合格時應全數進行檢驗。錨桿總變形量應滿足設計允許值,且應與地區經驗基本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