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熔煉爐的烘爐工藝
凡是新修或中小修的爐子,在進行生產使用前需要進行烘爐,以便除去爐中的水分,不同的爐型采用不同的烘爐制度。一般烘爐時注意以下幾點:
1)確認爐門、鏈條、升降操作系統是否完好;
2)檢查確認管路各焊接點、接口、閥門及助燃風、放散閥等所有部位是否有漏氣現象,如有漏氣應立即處理,處理完畢后,再次確認沒有異常后,方可進行點火作業;
3)建立和填寫好啟動爐的檔案跟蹤記錄;
4)嚴格按照烘爐制定的曲線和烘爐制度進行作業;
5)注意觀察爐底、爐腔及側壁的溫度變化并與升溫曲線進行對比;
6)禁止大火短時間升溫和急速降溫操作。
中頻熔煉爐故障排除
啟動以后工作不正常,一般體現下列幾個方面:
1.整流器缺相:故障表現為工作時聲音不正常,輸出電壓升不到額定值,且電源柜怪叫聲變大,這時可以調低輸出電壓在200V左右,用示波器觀察整流器的輸出電壓波形(示波器應置于電源同步),正常時輸入電壓波形每周期有六個波形,缺相時會缺少二個,這一故障一般是由于整流器某只晶閘管沒有觸發脈沖或觸發不導通引起的,這時應先用示波器看一下六個整流晶閘管的門極脈沖,如果有的話,關機后用萬用表200Ω檔測量一下各個門極電阻,將不通或者門極電阻特別大的那只晶閘管換掉即可。鋼水粘在感應線圈上,鋼渣發熱、發紅,會引起銅管燒穿,必須及時清除干凈。
2.逆變器三橋臂工作:故障表現為輸出電流特別大,空爐時也一樣,且電源柜工作時聲音很沉重,啟動后把功率旋鈕調到位置,會發現中頻輸出電壓比正常時高。用示波器依次觀察四個逆變晶閘管的陽極—陰極之間的電壓波形。如果三橋臂工作,可以看到逆變器中有相鄰的二只晶閘管的波形正常,另外相鄰的二只有一只沒有波形,另一只為正弦波,如圖4所示,KK2觸發不通,其陽極—陰極之間的波形就是正弦波;諧波會引起電力系統局部并聯諧振或串聯諧振,使諧波含量放大,造成電容補償設備等設備燒毀。同時KK2不導通會導致KK1無法關斷,所以KK1二端就沒有波形。
3.感應線圈故障:感應線圈是中頻電源的負載,它采用壁厚3至5毫米的方形紫銅管制成。它的常見故障有以下幾種:
感應線圈漏水,這可能引起線圈匝間打火,必須及時補焊才能運行。
鋼水粘在感應線圈上,鋼渣發熱、發紅,會引起銅管燒穿,必須及時清除干凈。
感應線圈匝間短路,這類故障在小型中頻感應爐上特別容易發生,因為爐子小,在工作時受熱應力作用而變形,導致匝間短路,故障表現為電流較大,工作頻率比平常時高。
綜上所述,為了能采用正確的方法進行中頻電源的故障維修,就必須熟悉中頻電源常見故障的特點及原因,才能少走彎路,節省時間,盡快的將故障排除,恢復中頻電源的正常運行,從而保證生產的順利進行。
其中中頻熔煉爐
h表示攪拌高度,H表示熔液高度,
P表示電源功率,d表示坩堝直徑,
G表示坩堝內金屬重量,ρ表示金屬電阻率,
f表示中頻電源輸出頻率。
從上式可以看出,要得到較好的攪拌效果,就必須提高功率或降低頻率,只有在一定功率下選擇恰當的頻率才能達到更好的攪拌效果。而判斷熔煉效果的好壞主要指標為h/d,當熔化鐵、鋼、銅、鋁時,h/d值為0.125~0.250,0.070~0.125,0.050~0.150,0.100~0.500,熔煉效果。中頻熔煉爐主要組成1、超小型中頻感應加熱電源2、頂出式或傾倒式熔煉爐體3、補償電容箱中頻熔煉爐檢查調試爐子的機械系統、液壓系統、電氣系統、水冷系統,必須在筑爐前調試完好,并做無爐襯冷態試驗。
輸出功率由熔化材料及重量確定,一般來說熔化鐵為510KW.h/T,鋼為570KW.h/T,銅為350KW.h/T,鋁為750KW.h/T。現在許多人計算中頻熔煉爐功率采用經驗公式P=T/2。
感謝您對中頻熔煉爐廠家的支持與信任,我們敬畏您付出的每一分錢,為您帶來的服務。
中頻熔煉爐停熔煉爐后的維護與保養
中頻熔煉爐停熔煉爐以后的維護保養非常重要,如果維護保養不到位,容易造成中頻電熔煉爐的損壞,在下次使用時,不能正常使用。
中頻熔煉爐的實際生產中,受生產周期的影響,那么不出現停熔煉爐的情況,基本是停停開開,開開停停的狀態,因此做好中頻熔煉爐停熔煉爐的維護保養非常重要。當中頻熔煉爐迅速冷卻時容易造成熔煉爐壁,因此中頻熔煉爐要緩慢冷卻。在中頻熔煉爐冷卻過程中,熔煉爐內的鐵液與熔煉爐內襯付處于緊密狀態,由于熱脹冷縮的作用導致襯板,如果沒有及時維修,在下次開機加熱時產生第二次損壞。造成中頻熔煉爐的故障擴大。由于爐冷時不可避免的出現垂直裂紋,因此,冷爐啟動時,應先低溫烘爐,再進行熔化,從而使裂紋能先彌合,避免鐵水熔化時滲入裂紋使裂紋進一步擴展。
在中頻熔煉爐內未使用完的鐵液應當外排存放,避免在熔煉爐內冷卻。同時減少中頻熔煉爐冷卻水供水量,延緩冷卻速度,避免裂紋的產生。因此中頻熔煉爐停熔煉爐的要點是:避免急冷急熱,在中頻熔煉爐冷卻錢排除中頻熔煉爐內的鐵液,避免鐵液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