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包膜益生菌的制備工藝,包括菌株活化、壁材配制、微囊制備及二次包膜過程,益生菌經過纖維素包膜后,極大的提高了產品對胃酸的耐受能力,使更多的益生菌能夠順利到達腸道后半段。同時由于纖維素還具有緩釋、保水、防潮等特點,可以增加產品的保藏穩定性,提高產品保質期,降低保藏成本,并且操作溫度較低,可以避免高溫對益生菌造成的損害,提高了益生菌的存活率。
乳酸菌是腸道的代表微生物,對微生態平衡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具體的影響為:乳酸菌能夠降低腸道pH,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維持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合成多種酶和維生素,提高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調節、改善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包膜益生菌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活化的益生菌進行培養獲得菌懸液,將芯材和菌懸液以1:2~1:3(w/v)的比例混合,獲得菌乳液;
S2.稱取膳食纖維、海藻酸鈉和明膠溶解于水中,制得壁材溶液;壁材溶液中,膳食纖維的質量濃度為3%~6%,海藻酸鈉的質量濃度為1.5%~2%,明膠的質量濃度為3.5%~4.5%。
S3.將步驟2得到的壁材溶液與菌乳液混合,壁材溶液與菌乳液的體積比為1:2~2:3,混合均勻,得到混合液;將該混合液以液滴的方式加入到質量百分含量為5%~7%的CaCO3溶液中,混合液與CaCO3溶液的體積比為1:1.5-1:3,攪拌均勻,直至形成微囊顆粒;
S4.將纖維素溶解于溶劑中,制成質量百分濃度為6~9%包膜液;
S5.將步驟3所制得的微囊顆粒,置于流化床中,調整流化床進風溫度至45~50℃,抽取含纖維素的包膜液進行包膜,得到包膜益生菌。
替米考星流化床包衣機,包括底盤、引風盤、桶身、頂蓋;底盤設置有進風口;引風盤具有螺旋氣道引導氣體流向,其配裝在桶身內側中下部,桶身設置有進料口、出料口、安裝在桶身側壁上的若干側噴槍和沿桶身內側壁螺旋設置的若干導風板;頂蓋設置在桶身上方,包括有過濾層和排風口。制粒時,通過引風盤上大間隙的螺旋氣道的設置,使得熱空氣在桶身內做強烈的旋流,帶動其中物料和霧化的藥液或粘合劑均勻接觸,制成的顆粒均勻。而且未反應的粉料通過大間隙的螺旋氣道被引風盤重新吹動進入旋流進行制粒反應,避免了粉料的堵塞、累積,提高了設備的包衣制粒效果。
替米考星是具有很強的活性譜廣,對所有的革蘭氏陽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霉形體、螺旋體、支原體等均有抑制作用。目前,國內外上市應用的替米考星劑型主要為預混劑,但這兩種劑型在使用過程中均存在一些缺陷。如替米考星在水中溶解度低,注射使用時,費力且容易引起畜禽的應激反應;替米考星預混劑味苦且對酸不穩定,口服后易被胃酸所破壞。
替米考星流化床包衣機在工作過程中,設備就位密封后,通過進料口向桶身內部投入待處理的替米考星粉料,由底盤上進風口引入的熱風在經過引風盤上的篩孔和螺旋氣道之后,呈切向環形進入,并沿桶身上的導風板導向做旋流運動。物料由于氣流的的旋流作用在桶身內呈快速漩渦狀的有序翻滾往復運動。此時,通過側噴槍噴入霧化的藥液或粘合劑,粉料混合快速且均與不易產生分層,粉料在粘合劑的作用下快速成粒,并在與熱風充分接觸的情況下保持合適的干燥速率,制成的顆粒顆粒度均與。
制粒完成后,顆粒從出料口卸出,制粒產生的廢氣經過頂蓋上過濾層的過濾從排風口排出。同時在制粒過程中,一些過大的顆粒或未混合的粉料會向下降落在引風盤上,引風盤中心位置處落料錐上聚集的粉料被風口中吹出的氣流吹動重新飄動到旋流中進行反應,一部分飄入落料錐下部集料斗的粉料被集料斗下方入風口引入的氣流吹散,并從風口排出。過大的顆粒則聚集在篩盤上,待反應結束取出處理。
流化床底噴包衣機通過引風盤和導風板上大間隙的螺旋氣道的設置,使得熱空氣在桶身內做強烈的旋流,帶動其中物料和霧化的藥液或粘合劑均勻接觸,制成的顆粒均勻。而且未反應的粉料通過大間隙的螺旋氣道被落料錐上的風口重新吹動進入旋流進行制粒反應,避免了粉料的堵塞、累積,提高了設備的包衣制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