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晶體諧振器和是晶振嗎
晶振是晶體振蕩器的簡稱,英文寫成oscillator,也被稱為有源晶振。和其對應的是晶體諧振器,英文是Crystal Units,簡稱為晶體(也有人稱為無源晶振)。目前市場上使用廣泛的是石英晶片為基材的晶體晶振。 在電子學上,通常將含有晶體管元件的電路稱作'有源電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濾波器等),而僅由阻容元件組成的電路稱作'無源電路',電阻、電容和電感等元件被稱為無源器件。有源晶振內部除了晶體諧振器外還增加了由阻容感、晶體管等元器件等構成的振蕩電路芯片,因而不須借助外部振蕩電路即可實現穩定的頻率輸出。其優點是精度高,可靠性好,不會因為某些電路板的因素導致頻率不穩定。調試和使用更方便。
晶振的負載電容
晶振有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負載電容值,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并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
一般的晶振振蕩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到晶振的兩端,每個電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容量值就應該等于負載電容,請注意一般IC的引腳都有等效輸入電容,這個不能忽略。
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或12.5p ,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蕩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負載電容+等效輸入電容=22pF。
晶體振蕩器的結構
晶體振蕩器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制成的一種諧振器件。它的基本構成大致是:從一塊石英晶體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的薄片(在它的兩個對應面上涂敷銀層作為電極),還有IC芯片以及相應的電阻電容和微小線路板組成的振蕩電路,再加上封裝外殼就構成了晶體振蕩器,一般簡稱為晶振。其產品大多用金屬外殼封裝,也有用玻璃殼、陶瓷或塑料封裝的。
不同的工程使用,對晶體振蕩器頻率的技術性能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頻率短期穩定度高;有的要求簡單好用;有的要求長期穩定性高;有的要求開機后短時間內能穩定工作;有的要求能抗很強的沖擊與振動等等。
晶體振蕩器技術指標
(1)總頻差:在規定的時間內,由于規定的工作和非工作參數全部組合而引起的晶體振蕩器頻率與給定標稱頻率的頻差;
(2)頻率溫度穩定度:在標稱電源和負載下,工作在規定溫度范圍內的不帶隱含基準溫度或帶隱含基準溫度的允許頻偏;
(3)頻率穩定預熱時間:以晶體振蕩器穩定輸出頻率為基準,從加電到輸出頻率小于規定頻率允差所需要的時間;
(4)頻率老化率:在恒定的環境條件下測量振蕩器頻率時,振蕩器頻率和時間之間的關系;
(5)頻率壓控范圍:將頻率控制電壓從基準電壓調到規定的終點電壓,晶體振蕩器頻率的小峰值改變量;
(6)壓控頻率響應范圍:當調制頻率時,峰值頻偏與調制頻率之間的關系;
(7)頻率壓控線性:與理想(直線)函數相比的輸出頻率-輸入控制電壓傳輸特性的一種量度,它以百分數表示整個范圍頻偏的可容許非線性度;
(8)單邊帶相位噪聲:偏離載波f處,一個相位調制邊帶的功率密度與載波功率之比。有的技術人員幫助您選型,歡迎您前來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