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不譯:不譯或省略翻譯是在確切表達原文內容的前提下使譯文簡練,合乎漢語規范,決不是任意省略某些介詞。
①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英語介詞,譯成漢語如出現在句首,大都不譯。如:
There are four seas in a year. 一年有四季。
②有些介詞如for(為了),from(從……),to(對……),on(在……時)等,可以不譯。如:
The barometer is a good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air pssure.氣壓計是測量氣壓的好儀器。
The air was removed from between the two pipes.兩根管子之間的空氣已經抽出。
Answers to questi 2 and 3 may be obtained in the laboratory.問題2和3的可以在實驗室里得到。
③表示與主語有關的某一方面、范圍或內容的介詞有時不譯,可把介詞的賓語譯成漢語主語。如:
Something has gone wrong with the engine.這臺發動機出了毛病。
Gold is similar in color to brass金子的顏色和黃銅相似。
It’s never occurred to me that bats are really guided by their ears.我從未想到蝙蝠居然是靠耳朵引路的。
④不少of介詞短語在句中作定語。其中of(……的)往往不譯。如:
The change of electr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is done in motors.電能變為機械能是通過電動機實現的。 (of短語和change在邏輯上有主謂關系,可譯成立謂結構。)
Some of the properties of cathode rays listed below.現將極射線的一些特性開列如下。(個of短語和some在邏輯上有部分關系,Of不譯出。)
英語名詞漢譯時的詞義選擇
筆者在科技英語翻譯實踐中體會到,科技英語句型比較簡單,句子結構也很規范,翻譯中通常不會遇到語法難題。筆者感覺困難之處是術語不好掌握,特別是名詞詞義選擇不好掌握。有的名詞在冶金方面是一個含義,而在電力中又變成了另一種含義。要想選詞準確,必須掌握這個的基本常識和一定量的術語。例如:兩位筆者合作給蘭州一家電力設備公司翻譯《Specifi2cati of Electric Actuators》資料時,對文中的actuators如何譯,長時間拿不定主意,查清華大學主編的《英漢科學技術詞典》,釋義有“致動器”、“傳動裝置”、“傳動機構”、“操作機構”、“執行機構”、“調速控制器”、“開關”等;查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英漢大詞典》,釋義有“致動器”、“傳動裝置”、“執行機構”等。查閱其它英漢詞典,釋義與這兩本詞典差不多。這些釋義,看起來都可以,又感覺都不精1確,到底選擇那個,令人煩惱。這主要原因是譯者對這個廠家生產的產品不了解。本句中的acoustics是單數,系動詞用單數is,詞義為“聲學”。后來打電話咨詢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才確定譯為“執行器”。這個譯法,以上兩本詞典中均無完全一致的釋義。再如兩位筆者在翻譯一本設備操作維修手冊時,遇到了damper一詞,和上例有同樣的感覺,在技術詞典中,釋義有“阻尼器”、“緩沖器”、“減震器”、“消音1器”、“減速器”、“阻尼線圈”、“推力調整器”
注意某些以s結尾但實為單數的名詞在此應順便提到一點,即英語中,還有一些名詞的詞尾雖然也是以s結尾的,但他們實際常用作單數。因此,漢譯時,必須將其譯為單數。如:the United States美國,the United Nati聯合國,the Netherlands荷蘭。此外,還有以ics結尾的學科名稱,如mathematics,physics,mechanics,acoustics,economics,op tics,statistics等,在表示學科時,通常用作單數,但在表示“學科”以外的其它意義時可用作復數,翻譯時應準確理解,區別翻譯。如:Acoustics is the science of sound.本句中的acoustics是單數,系動詞用單數is,詞義為“聲學”。The acoustics in the new opera2house are near2perfect.本句中的acoustics是復數,系動詞用復數are,詞義為“音響效果”。對這類名詞的單復數區別和詞義選擇應當慎重處理,稍有疏忽,就會出錯。從以上不難看出,對英譯漢時遇到的名詞復數,有些不譯出復數不會影響對原文的表達,也不會影響以后讀者的理解,有些則必須譯出。譯出“復數”時,多采用兩種技巧,一是增詞,二是重復。翻譯時應根據上下文準確理解并注意漢語的表達習慣,靈活運用,勿生搬硬套。語態的轉換科技英語問題中,被動語態使用相當廣泛,在翻譯時除少數仍保留被動形式外,大多數情況下要翻譯成符合漢語習慣的主動語態,例如:例4。2 英語名詞漢譯時的詞性轉換由于英語和漢語分屬不同的語系,英語屬于印歐語系,而漢語則屬于藏漢語系,無論在詞匯、詞義范圍與語言表達方式方面都有很大差別。因此翻譯時,為了準確表達原作內容,使譯文通順流暢,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常常需要轉換詞類和句子成分。以下重點談談名詞詞性的兩種主要轉換。
旅游景點名該如何翻譯?
一些曾經指出,在一些旅游對外宣傳品中,有些國內地名的譯法很不統一。例如,太湖,有的譯作Tai Lake,也有譯成Taihu Lake;黃山有的譯作Huang Mountain,也有譯為Huangshan Mountain。
例如桂林是我國重要的旅游勝地之一,風景點很多。風景點的譯名也很不統一。1998年6月一份英文版《中國旅游導報》,上面登載兩篇文章,標題分別為 Li R iver, the Dreaming Water 和 Yangshuo, a Paradise for Foreign Tourists,都談到了漓江。一篇把漓江譯為Li River,而另一篇卻譯成Lijiang RiVer。讀這份報紙的外國人會想到Li River和Lijiang River同指一條江。桂林街頭近百個旅游售票點介紹漓江游和其他景點游的英文也不統一,也會給外國游客帶來困 惑。又如,象鼻山譯為Xiangbishan Hill,也有譯成Elephant Trunk Hill;獨秀峰有譯為Duxiu Peak或譯為the Unique Beauty Peak。類似的例子很多,筆者在這一方面感觸頗多,翻譯過程中有時感到有些茫然,甚至產生過不敢當科技翻譯的想法。懂些英語的桂林人也許一看就明白指的是同一個景點。但對于桂林風景一 無所知的外國游客,就分辨不清是一個還是兩個景點(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