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分析】
當模板的卡具沒卡緊時,澆搗混凝土產生的側壓力,會將局部模板向外推移,造成脹模,混凝土變形突出墻面。圈梁混凝土內外側不平,上口彎曲歪斜,不成一直線,砌上層墻時局部挑空。由于脹模導致混凝土漏漿,水泥砂漿流掛在墻面上,污染了墻面,給下道工序增加麻煩。
【措施】
1.圈梁或構造柱的模板固定通常采用在墻內留穿墻扁擔木或卡具的施工方法,圈梁扁擔木留在梁下二皮磚統一標高上,支側模時應拉通長直線,保持模板上口平直,上口寬度應有臨時撐頭控制,上口斜撐與穿墻扁擔木、上口橫檔釘牢,圈梁上口標高用豎棒按標高控制線測定,使其在同一水平線上。構造柱的模板卡具留洞在墻體大馬牙槎兩側對稱留置。
2.圈梁或構造柱模板應與墻面貼緊,卡具夾緊,使用的木制卡具或鋼管卡具等應及時檢查,發現有損壞的應修整或更換。
【措施】
1.支模過程中要反復用線墜靠吊。先安裝正面大模,通過地腳螺栓調整,用線墜靠吊垂直后再安裝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側用線墜校核,后用穿墻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隨著用線墜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擰緊。
2.支模完畢經校正后如遇有較大沖撞,應重新用線墜復核校正。
3.日久失修變形嚴重的大模板不得繼續使用,應由工廠進行修理。
【分析】
全現澆澆上下層墻的外墻面不在同一平面上,嚴重出現錯臺,接槎部位有水泥砂漿流出。
原因分析如下:
1.模板支搭不合要求,或支搭后碰撞發生位移。
2.支承模板的三角掛架平臺剛度或穩定性不好,使模板在振搗混凝土時發生位移。
3.模板下部與外墻密封不嚴,造成漏漿。
措施】
1.應剔除彎曲變形剛度不足的模板,陰角處模板設銷栓固定,模板陰角處加設豎向壓杠,采用對拉螺栓固定鋼管圍檁,對拉螺栓要靠近陰角處。
2.立模前對樓面找平,或用砂漿封堵柱截面限位處。
3.檢查模板拼縫嚴密情況,并在立模前驗收。混凝土應分層澆搗,每層混凝土為500mm左右,振搗棒插入下層混凝土內不大于200mm,延續振搗時間為30s左右,不得過振。
4.柱模板要澆水充分濕潤,柱混凝土澆筑前先鋪一層與所澆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
【禁忌37】雨篷根部漏漿、露石子,混凝土結構變形
【分析】
1.雨篷根部底板模支立不當,澆筑混凝土時漏漿。
2.雨篷根部膠合板模板下未設托木,澆筑混凝土時根部模板變形。
3.懸挑雨篷根部混凝土比前端厚,模板施工時,未重視模板支撐,未采取相應措施。
為防止墻體出現漏漿爛根現象,在澆筑頂板混凝土時在墻邊10cm范圍內用大杠刮平,使模板與頂板緊密接觸。
內門洞口模板,在大模板安裝之前,先將門框模板安裝固定就位。
樓梯間模板和梯間圈梁模板的安裝。樓梯間周圍房間支撐之前,需在樓
梯休息平臺上安放支模架,以承放靠樓梯一側的大模板。為了防止在樓梯間部位容易出現上下層墻體接槎處錯臺和漏漿現象,宜采取以下措施:
①直接從樓梯間墻向上引測控制軸線,然后再向兩側引出其他墻體軸線,避免誤差累積。
②在支設樓梯間圈梁模板時,要特別注意靠樓梯間一側的側模,必須拉線找平、找直,必須用水平支撐頂牢。
③為了防止漏漿,可在樓梯間臨時平臺上加鋪腳手板,大模板放置在腳手板上,中間空隙用木條塞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