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單純依靠補貼不是長久之計“目前混合動力車技術已成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怎樣提,但純電動汽車的推廣首先要突破的是電池技術。”劉國強認為,對于公交用戶來說,成本還在其次,重要的是使用方便。“電動汽車發展的關鍵是要做好電池電量、重量和運營模式之間的平衡。”劉國強進一步解釋道,容量大的電池必然更重,導致公交的有效載荷低,那么一條線路需要的公交數量就增加。這是公交公司難以接受的。此外,公交車大多在市中心運營,而在寸金寸土的市中心建立大型充電站也較困難。
新能源客車行業競爭格局分析根據中客網數據,2020年1-5月國內新能源客車(6米以上)共銷售12842輛,受等因素影響同比下降43.3%。從市場格局來看,市場集中度較高。補貼金額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單位載質量能量消耗量(Ek等技術指標緊密掛鉤,技術水平較高,有望獲得較高補貼金額,并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升。但新能源公交客車多為采購,非市場因素影響較大,因此市場份額集中的速度相對較低。
整車市場按用途分類,新能源乘用車占據市場主導,迎來爆發式增長階段。自2016年起,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增速一直超過商用車,且優勢不斷擴大,以2019年H1為例,新能源乘用車、商用車分別銷售56.5.4萬輛。受制于新能源客車補貼退坡、商用車企業投資熱情遞減,以及商用車以采購為主,易受開支影響等因素,新能源商用車銷量出現負增長。
從充電設備企業看,上中下游企業重合度高,頭部企業集中度高。上游制造商負責充電設備和配電設備制造,中游運營商負責充電樁、充電站的搭建和運營,下游解決方案商提供位置服務、付費和運營管理解決方案。在整個產業鏈上,設備生產商、充電運營商、整體解決方案商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且三者常常相互重合。預測2025年設備生產市場規模約1000億元,充電運營市場規模將達1620億元。中游充電運營商集中度高,截至2019年4月,特來電一家占據了32.8%的市場份額,占比23%,星星充電占比20%。售后服務市場:新能源汽車品牌在業務初期建立自營的售后服務以提升客戶體驗,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第三方維修企業可能憑借規模化的成本優勢,與車企形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