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隨著人口增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用水量將大幅度增長,水資源供需矛盾更趨尖銳。據預測,全國遇中等干旱年要實現水資源大致供需平衡,在考慮采取嚴格節水措施的基礎上,2010年總需水量為6988億立方米,2030年為8000億立方米,2050年至少需8500億立方米,分別需要比1995年供水能力5500億立方米增加1500億立方米、2500億立方米及3000億立方米。萬元GDP用水量:萬元GDP用水量是指年用水量與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比值,是綜合反映一定經濟實力下城市的宏觀用水水平的指標。
世界上的水資源是有限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必須與水的供應相適應,不能無限制地采水用水,不能超越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當今世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同時,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本來短缺的淡水資源日益緊張。我國的水資源短缺,由來以久。從歷史來看,我國是干旱發生頻繁的國家,素有“十年九旱”之說。加快城市供水管網技術的改造,降低輸配水管網損失率,并且推行節水型用水器具,提高城市用水效率,對于生活用水來說,要推進中水回用的開展,對于工業來說,要推進開發污水處理回用技術,并將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達標排放稅排入河流、公園等作為景觀用水使用。
在節水過程中,我們要從我國的節水現狀和國情、水情出發,首先要深入分析掌握現狀節水達到的水平和現行節水措施所產生的節水作用,分析現狀節水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和工作難點,分析節水潛力和突破點,在此基礎上,應分地區、分部門、分行業、分類型,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具體條件,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為中心,分析提出不同階段要達到的節水水平和要采取的工程及非工程節水措施,實現以節水為中心的水資源優化配套和高有效利用,并且應特別注意節水與開源,節水與社會、經濟、環境的總體平衡,保障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室外水管、閥門可用棉、麻織物或保暖材料綁扎保暖,以防凍裂損壞。
人均用水量:人均用水量在數值于一定的計量時間(年)內城市中每個居民的平均綜合用水量,此處“綜合用水量”指各種用水量之和,即包括工業用水、城市居民住宅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環境景觀與娛樂用水、供熱用水及消防用水等。因此,城市的人均用水量與城市的性質、規模、城市化程度、工業結構布局、水資源豐缺狀況、地理位置、水文、氣象等有關,同時也充分說明人均用水量可以作為城市節水用水的綜合指標。目前,在國內外進行城市節約用水水平評判、城市需水量預測、城市節水發展規劃編制中均有較多的應用。萬元GDP用水量指標淡化了城市的經濟結構的影響,適用于城市間的橫向及城市自身縱向對比,以促進城市節約用水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