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安全儲糧責任制儲備部認真執(zhí)行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堅決執(zhí)行“預防為主,安全”的安全生產工作方針,管轄范圍內做到不死人、不壞糧、不失盜、不出重大事故。遵守庫內各項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不干與工作無關的事,考勤公開,不弄虛作假。嚴格遵守“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保糧方針和各項測化制度,保證糧食的品質,提高倉儲管理水平,遵守市區(qū)局及中儲糧的有關規(guī)定,堅持雨中三查,及防汛工作,并做好相關記錄。
㈢加強通風過程管理。要注意用電安全,防止電機溫度過高出現損壞;通風過程中應定期檢查并記錄糧溫及水分變化情況,若出現糧面或者局部結露情況,應繼續(xù)通風并輔助糧面翻倒,及時消除結露;對于糧溫不下降或者下降緩慢的死角部位,應采取單管或多管通風機組等有效方法進行散熱,以確保全倉糧溫的均勻性;進行通風時,應采用間歇式方式進行,即通一階段,停一階段,降溫通風每次通風6~8小時然后停機10小時左右,降水通風每次通風30~50小時然后停機1~2天;要定期巡查門窗打開、關閉、風機運行情況,并作好記錄,發(fā)現問題及時處理;定期檢測糧食溫度、水分嚴格執(zhí)行如下規(guī)定:降溫通風每4小時至少測定一次糧溫,并根據溫濕度等情況判定是否繼續(xù)通風,作好記錄,每通風階段結束后分層設點檢測水分,作好記錄;降水通風每8小時至少測定一次糧溫,并根據溫濕度等情況判定是否繼續(xù)通風,作好記錄,每8小時分層設點檢測一次水分,作好記錄。不通風時,應隨時將通風口關閉,防止老鼠竄入風道,后一次通風結束后,應做好門窗、風道的防潮、密閉、隔熱工作。
加強對機械通風作業(yè)的組織管理,確保取得實效要把儲糧機械通風作業(yè)管理作為儲備糧安全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切實加強組織管理。要對本單位儲糧機械通風作業(yè)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切實消除違規(guī)操作、儀器設備不足、操作人員不具備可靠知識等安全隱患。管理人員要督促操作人員建立健全機械通風作業(yè)巡查值班制度,發(fā)現電機升溫過高,設備振動劇烈,有異常響聲等情況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停機檢查,嚴禁無人值班通風作業(yè),嚴禁閑人進入作業(yè)區(qū),防止人身傷亡事故的發(fā)生。要建立異常情況處理制度,對于通風過程中發(fā)生的通風不均勻、通風死角、結露等情況,要組織技術人員分析原因,采取有效補救或改進措施,嚴防事故發(fā)生。要加強糧堆的隔熱保溫,在機械通風停機或結束后,應立即對通風口進行密閉隔熱處理,保持糧食低溫。
1、糧溫檢測:糧溫是我們判斷儲糧變化情況的直接、形象的指標。平時由糧情檢測人員每周一上午9點前,檢測糧情數據,打印后交給各倉保管員,由保管員進行對比分析,找出點及重點檢查部位,標在糧溫檢測記錄或保管日志上,然后及時對點及重點檢查部位進行準確的檢查,分析、總結,匯報。如果我們未及時進行橫向、豎向比較某異常點的糧溫變化趨勢,沒及時掌握不住該點的糧溫變化,沒適時處理,就有可能出現較大的保管難題。因此,周一糧溫檢測不是簡單的把微機測溫記錄抄寫在查倉記錄,在抄寫的過程中,我們應該逐一對照比較,在一周內以出現不正常糧溫增長的點,就有可能出現問題。之后,及時對該點用測溫桿測溫與微機測溫進行比較,是否有出入;同時應該對該點取樣進行水分、蟲情檢測,進一步確定問題原因,對癥處理。總之,周一抄寫了查倉記錄并不意味著我們查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