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公共廣播系統
公共廣播系統為賓館、商廈、港口、機場、地鐵、學校提供背景音樂和廣播節目。公共廣播系統還兼做緊急廣播,可與消防報警系統聯動。公共廣播系統的控制功能較多。如選區廣播與全呼廣播功能、強制功換功能和優先廣播權功能等。揚聲器負載多而分散、傳輸線路長。為減少傳輸線路損耗,一般都采用70V或100V定電壓高阻抗輸送。聲壓要求不高,音質以中音和中高音為主。
特點:
背景音樂簡稱BGM,是 Back ground music 的縮寫,它的主要作用是掩蓋噪聲并創造一種輕松和諧的氣氛,聽的人若不專心聽,就不能辨別其聲源位置,音量較小,是一種創造輕松愉快環境氣氛的音樂。因此,背景音樂的效果有兩個,一是心理上掩蓋環境噪聲,二是創造與室內環境相適應的氣氛,它在賓館、酒店、餐廳、商場、醫院、辦公樓等廣泛的應用。
A. 音頻信號輸入的饋電應用屏蔽軟線。
a) 話筒輸出必須使用屏蔽軟線。長度在10m至50m之間應使用雙芯屏蔽軟線作低阻抗平衡輸人連接,中間若有話筒轉接插座的必須要求接觸特性良好。
b) (2)長距離連接的話筒線(50m以上)必須采用低阻抗(200Ω),平衡傳送連接方法,好采用四芯屏蔽線對絞線對并接穿鋼管敷設。
c) 調音臺及全部周邊設備之間的連接均需采用單芯(不平衡)或雙芯(平衡)屏蔽軟線連接。
B. 功率輸出的饋電是指功放輸出至揚聲器箱之間的連接電纜,視距離遠近進行截面及高或低阻抗的選擇。
a) 廳堂、舞廳和其他室內擴聲系統宜用低阻抗輸出,采用截面積為2~6mm2的軟發燒線穿管敷設,其雙向計算長度的直流電阻應小于揚聲器阻抗的0.02~0.01。
b) (2)室外擴聲、體育場擴聲大樓背景音樂和賓館客房廣播宜用高阻抗定電壓傳輸(70V或100V),饋線宜采用穿管的雙芯聚多股軟線。
c) (3)賓館客房多套節目的廣播線應每套節目敷設一對饋線,而不能共享一根公共地線,以免節目信號間干擾。
C. 供電線路選擇(單相、三相、自動穩壓器),宜用隔離變壓器(1:1),總用電量10kVA時,用三相電源再分三路輸出220V供電。電壓波動超過+5%或一10%時,應采用自動穩壓器,以保證各系統設備正常工作。所有饋電線宜穿管敷設,線路施工應參照《建筑電氣工程施工技術標準》ZJQ08 - SGJB303 -2003執行。
D. 接地與防雷應按標準規范要求進行安裝敷設。
a) 應設有專門的接地地線,不與防雷接地或供電接地共享地線。
b) 音頻接地必須為單點,不得形成音頻接地環流。
揚聲器的安裝
A. 擴聲揚聲器系統宜采用明裝,若采用暗裝,裝飾面的透聲開口應足夠大,透聲材料或蒙面的格條尺寸相對于主要擴聲頻段的波長應足夠小。
B. 無論明裝或暗裝均應牢固,不得因振動而產生機械噪聲。
C. 與火災事故廣播合用的背景音樂揚聲器(箱),在現場不得裝設音量調節或控制開關。
D. 擴聲公共廣播系統聲特性測量方法按有關標準規定進行,廳堂擴聲系統執行《廳堂擴聲特性測量方法》GB/T4959—1995,歌舞廳擴聲系統執行《歌舞廳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與測量方法》WH0301—93,體育館則執行建設部標準《體育館聲學設計及測量規程》JGJ-T131-2000。
系統測試
公共廣播與緊急廣播系統系統安裝完畢后,應進行系統檢測和功能檢測。
A. 系統檢測包括以下內容:
a) 系統的輸入輸出不平衡度、音頻線的敷設和接地形式,保證安裝質量符合設計要求,設備之間阻抗匹配合理;
b) 放聲系統應分布合理,符合設計要求;
c) 高輸出電平、輸出信噪比、聲壓級和頻寬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
d) 通過對響度、音色和音質的主觀評價,評定系統的音響效果;
B. 功能檢測應包括:
a) 業務宣傳、背景音樂和公共尋呼插播.
b) 緊急廣播與公共廣播共用設備時,其緊急廣播由消防分機控制,具有高優先權,在火災和突發事故發生時,應能強制切換為緊急廣播并以大音量播出;緊急廣播功能檢測按有關規定執行;
c) 功率放大器應冗余配置,并在主機故障時,按設計要求備用機自動投入運行;
d) 公共廣播系統應分區控制,分區的劃分不得與消防分區的劃分產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