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根據現行規范要求及現場施工經驗,從防水系統構造、細部節點設計、施工工藝及施工質量過程控制等方面介紹了建筑外墻防水工程的設計與施工要點,指出外墻防水是保證建筑使用功能、提高建筑耐久性、營造舒適居住環境的基礎,應予以重視。基層:混凝土剪力墻、柱、梁、板;圍護或填充墻:加氣混凝土砌塊、灰砂磚、空心混凝土砌塊等砌體。界面處理:聚合物水泥漿甩漿作毛化處理,外墻不同材料交接處應掛300mm寬的鋼絲網,高層建筑基層應滿掛鋼絲網,鋼絲網為lOxlO?0.8或15x15?1.0的熱鍍鋅鋼絲網。
一種常見的做法是把墻體設計為復合墻體,外葉墻和內葉墻之間留下空氣層。外葉墻構件之間的縫隙,無論如何處理都是會有滲水的,所以索性就讓水可以自由出入。在內葉墻的外側做好防水層即可。進入空氣層中的水分,會向下流淌,然后通過空氣層底部的設施排出。這些設施的設置還是比較有學問的。此外,在晴朗天氣時,墻體中的濕氣也可以通過空氣層得以排出。窗框與墻體接縫防水密封,先后采用填縫劑和密封材料進行外墻防水施工。填縫劑和柔韌型防水材料填縫材料。密封材料為高彈抗裂寶。
防水涂料必須按照產品使用說明進行配比,按A:B=2:1的比例進行配比,攪拌時間約3-5分鐘,并攪拌至甲、乙兩組份的混合液體均勻為止。將攪拌均勻的防水涂料根據現場要涂刷的面積開始涂刷,基層涂刷要大于粘卷材的面積,不要超過30cm。刷第二次涂料之前必須要等遍的涂料完全凝固后再次涂刷,底層涂料次涂刷完畢后大概4—8分鐘左右。通常來說,如果外面的墻出現漏水的話,那多數都是窗戶旁邊的墻體引起的漏水現象。
釘鋼網時,應特別注意水泥釘之間的間距,不應過稀或過密。過稀容易引起鋼網鼓起。砂漿極易進人鋼網與墻體之間的空隙,造成砂漿層不密實或太厚,外墻的平整度也受到影響;過密則砂漿進入空隙困難,影響砂漿與墻體的粘結,鋼網就如同虛設,起不到拉結作用,浪費人力物力,無法產生應有的效果。根據這些灰餅用托線板或線錘吊垂直做墻面及四周的灰餅標識,厚度以垂直為準,間距為1.5m,掛上通線,然后根據磚的規格尺寸,分層設點定位。橫線以樓層為水平基準線高圈控制,豎向線以四周大角為基準線控制在上下標識之間抹寬為10cm的砂漿沖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