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工程監測的意義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地豐富、完善,工程建設迎來了黃金時期。各類工程規模越來越大,形式越來越復雜,隨著工程結構使用年限的增加及其他外界作用的影響,眾多工程建設的健康問題將會慢慢凸顯,甚至可能發生結構損傷、變形與倒塌。如何做到結構隱患與災害的早發現、早排除,不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還關系到建設、運營管理單位的社會影響和經濟利益。因此,建立并完善工程結構自動化監測系統對于保證工程結構安全和減少人民財產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地質災害自動化監測的重要性
針對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問題,傳統的方法是通過人工攜帶監測儀器到現場的方式對異動信號進行收集,獲取地質災害發生的相關信息。但由于地質災害發生的偶然性,以及部分地區惡劣的地形環境等因素,傳統的人工監測方式無法保證時效性。因此,建立實時的自動化監測預警系統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它能實現精細化監測、提升預警能力,降低因災傷亡和損失。更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自動化監測背景概述
某變電站深基坑項目,擬建變電站建筑結構長82.00m, 寬43.50m, 由2臺主變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組成。 擬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礎型式擬采用筏板基礎。地下室底板埋深預計約-24.80m, 集水坑局部 底板埋深約-26.30m,±0.00 標高為504.00m。在基坑開挖及主體施工過程中,通過監測獲得的數據,用來評價基坑周邊土體的穩定性;評價基坑開挖 影響范圍內的建構筑物、道路、管線的沉降、以及可能產生的其它不均勻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