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原鐵液含硫量不高,應該采用以噸為主的球化劑,但亦需要含有RE,因為它不僅去氧脫硫,還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以提高基體強度,還能中和干擾元素。RE含量少能在過冷度不大的條件下促進石墨成核長大,同時也能使用噸量大幅度降低,基體中的夾雜物含量就低,夾雜物常常是疲勞斷裂的策源地。原鐵液含硫量不高,應該采用以噸為主的球化劑,但亦需要含有RE,因為它不僅去氧脫硫,還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可以提高基體強度,還能中和干擾元素。大量生產的經驗證明,RE殘量不能太高,因為客觀存在易受冷卻速度、澆注溫度以及化學成分、孕育量的影響,容易引起波動。
選用稀土低的球化劑Mg與RE都有去氧脫硫的作用,都是強有力的球化元素,又都是反石墨元素。RE在去氧脫硫上起主導作用,這時噸在鐵液中發生沸騰,為去氧脫硫創造了條件。
球化劑是生產球墨鑄鐵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其品質好壞直接影響所生產的球墨鑄鐵的質量,如鑄件球化率、石墨球大小,以及鑄件產生縮松、氣孔、夾渣的傾向等。為提高球化率,對原來的球化和孕育處理工藝進行了改進,主要措施是:增大球化劑和孕育劑加入量、凈化鐵液、脫硫處理等。在球墨鑄鐵的生產中,只有充分了解球化劑中各種元素的作用,然后根據實際生產條件、鑄件的技術要求,合理選擇并正確使用球化劑,才能保證生產出的球墨鑄鐵。
目前普遍采用的稀土鎂硅鐵球化劑,其中含有元素鎂、稀土、鈣,還有一定的鐵、硅,以及少量的錳、鋁、鈦等。球化劑的成分與球化處理方式、鐵液條件等有關。本文以使用普遍的稀土硅鐵鎂球化劑為例進行分析。
在選擇球化劑的含鎂量時,一般高溫球化鐵液時(1500~1550℃)選用Mg稍低點的球化劑(鎂5%~6%),低溫球化鐵液時(1400~1450℃)選用Mg稍高點的球化劑(鎂6%~8%),這樣可以控制球化反應的平穩性,獲得合適的殘留鎂量。當需多用球墨鑄鐵回爐料時,宜使用壓制的低Si或“無Si”球化劑。在實際生產時,在溫度差別不是很大時,車間為了操作方便,往往不會這么嚴格地區分,一般采用合理覆蓋球化劑,控制加入量的方式,來控制球化爆發的平穩性,以獲得合適的殘留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