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磷化(phosphorization)是一種化學與電化學反應形成磷酸鹽化學轉化膜的過程,所形成的磷酸鹽轉化膜稱之為磷化膜。
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給基體金屬提供保護,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屬被腐蝕;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層的附著力與防腐蝕能力;在金屬冷加工工藝中起減摩潤滑使用。 磷化處理工藝應用于工業已有90多年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奠定磷化技術基礎時期、磷化技術迅速發展時期和廣泛應用時期。
不銹鋼在焊接或拋光過程中表面會生產低鉻的高溫氧化皮,顏色通常由黃至藍,由于鉻的含量低很容易被腐蝕,為了獲得富鉻表層并保持不銹鋼的耐腐蝕性能,罡正會對不銹鋼表層進行酸洗處理,以去除碳鋼污染、拋光和熱回火形成的制造殘留物。
我們首先準備酸洗劑,配方(配方的百分比含量是體積分量;在配制過程中先加水后加酸,先加鹽酸后加)有三大類:
1、浸洗酸液:(密度1420kg /m3)20%,5%,其余為水。
2、刷洗酸液:50%鹽酸 + 50%水。
3、酸膏:鹽酸(密度1190kg/m3)20ml + 水100ml + 膨潤土150g 。
酸洗工序
1、酸洗浸洗:適用于小工件。將工件在刷洗槽中浸泡25—40分鐘,取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2、酸洗刷洗:適用于大型部件 ,用刷子或擦布反復刷洗,直到工件變成白亮色,然后用水沖洗干凈。
3、酸膏酸洗:適用于大型部件,將酸膏涂敷在工件結構表面,停留幾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酸洗能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層,在刷洗的表面形成一層無色致密的氧化膜,有效提高了不銹鋼耐蝕性。
酸洗鈍化的前處理:不銹鋼表面如存在油脂等污物,會影響酸洗鈍化的質量,一般應先采用堿性洗滌劑等清洗液艙內壁。
酸洗液/ 膏及清洗水中氯離子濃度的控制:氯離子含量超標會破壞不銹鋼鈍化膜,部分不銹鋼酸洗液/膏采用加入鹽酸、等含氯離子的侵蝕介質作為主劑或助劑去除表面氧化層,對于防止腐蝕是不利的,在檢驗中應予控制,如船標《不銹鋼酸洗鈍化膏》CB/T3595-94中規定,對不銹鋼酸洗鈍化膏氯離子含量控制在25ppm~100ppm范圍內。另外對于清洗水也應控制氯離子含量低于25PPM,施工中在自來水中加入氯離子緩蝕劑鈉即可達到要求。
廢液中和環保排放:對于酸洗鈍化廢液的處理,應達到國家環保排放要求,如對含氟廢液可加入石灰乳或氯化鈣處理,對于含鉻廢液,可加還原處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