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小蘇打的化學式是NaHCO3。它的名字也有很多,學名碳酸氫鈉,又稱重碳酸鈉或酸式碳酸鈉。俗名除小蘇打外,還有焙燒蘇打、發酵蘇打和重堿等。 小蘇打是白色晶體,溶于水,水溶液呈弱堿性。在熱空氣中,它能緩慢分解,放出一部分二氧化碳;加熱至270℃時全部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小蘇打的這些性質,使它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許多重要的用途。例如在滅火器里,它是產生二氧化碳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業上,它是發酵粉的一種主要原料;在制造清涼飲料時,它也是常用的一種原料。
碳酸氫鈉為白色晶體或不透明,單斜晶系細微結晶。比重2.15g。無臭、味咸,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堿性,受熱易分解,在65℃以上迅速分解,在270℃時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氣中無變化,在潮濕空氣中緩慢分解。溶解度:7.8g,18 °C;16.0g,60°C 。
食用堿通常指的是碳酸鈉,化學分式為NaCO3,在水溶液中,能強烈促進肉質軟化,缺點是有股難聞的堿味,份量重時會對人體有害。多用于泡軟干貨;另外有一種名為“哥士的”的強堿,侵蝕力更強 。
小蘇打指的是碳酸氫鈉,化學分式為NaHCO3 ,可破壞肉質的纖維結構,使肉類吸收水分,從而使肉質松軟和膨脹,達到鮮嫩爽滑松軟的目的。食用純堿并不是一種常用調味品,它只是一種食品疏松劑和肉類嫩化劑,能使干貨原料迅速漲發,軟化纖維,去除發面團的酸味,適當使用可為食品帶來的色、香、味、形,以增進人們的食欲。食堿大量應用于食品加工上如面條、面包、饅頭等。營養方面分析 1. 在發面的過程中會有微生物生成酸,面團發起后會變酸,須加食用堿(碳酸鹽)把酸反應掉,才能制作出美味的面食; 2. 食堿能中和深綠色蔬菜上由于的噴施而粘著的有機酸或硫化物,從而可以保住蔬菜原有的本色,并去除對蔬菜的污染; 3. 食堿有較強的脫脂作用,可以去掉油發干貨原料上的多余油脂; 4. 食堿能釋放玉米中不易釋放的煙酸,使長期食用玉米的人不至于會因玉米中的煙酸缺乏而患癩皮病; 5. 食堿的缺點是對食物中的維生素B1.B2和維生素C有較強的破壞作用,同時會影響人體對某些礦物質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不可濫用。 6.中和胃酸,對于等患者起到保護胃部的作用。注:另有解釋,食用堿和胃酸反應產生CO2,反應激烈,放熱過快,尤其對患者不利。小蘇打與純堿本質區別:
首先:在組成上不同。食用純堿的化學名稱叫做碳酸鈉(Na2CO3),小蘇打的化學名稱叫做碳酸氫鈉(NaHCO3)。
第二:在堿性上不同。小蘇打水顯弱堿性,純堿水顯堿性。
第三:在熱穩定性上不同。食用純堿的熱穩定性比小蘇打的熱穩定性強。
第四:在對肉類的使用方法上兩者表現不同。食用純堿能促進肉質軟化,缺點是有股難聞的堿味,小蘇打可破壞肉質纖維結構,使肉質松軟膨脹,鮮嫩爽滑。
第五:從外觀上不同。小蘇打是白色細小晶體。純堿是白色粉末。
第六:在制作面食上不同。食用純堿刺激性較大,蒸饅頭。小蘇打作用比較溫和。適量使用無刺激性。可以讓食物蓬松多孔口感更好
第七:日常生活中食用純堿和小蘇表現的不同。食用純堿不可以直接入口的,小蘇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如果胃不舒服,可以直接食用,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