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集合社會力量,公益捐助出力。
今年1月,山東萊西市河頭店鎮龍泉湖新村助老大食堂正式營業不久,每天就有近200人用餐。食堂由出資建設,日常運營則由一家公益組織負責。
“我們長期從事幫扶老年人等群體的公益工作,共有1000多名志愿者,食堂建好后,時間想到由我們來承接?!必撠熯\營助老大食堂的萊西市小雨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董金輝介紹。
在助老大食堂,五保老人、低保戶等每人只需掏2元錢就可享受六菜一湯的午餐,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餐只需5元。不過,每頓飯成本就要10元左右,食堂如何可持續發展?
“成立初期,食堂每月大約虧損1萬元左右?!倍疠x告訴記者,后來食堂得到了各方支援,“企業、社區居民紛紛捐款捐物,全都納入食堂運營的專項,很快實現了收支平衡?!背酥?,小雨滴還發揮公益組織優勢,由社工發起線上特殊群體關愛項目,計劃募集20萬元資金用于食堂運營。
新藍云養老智慧食堂
既需要扶一把,也要通過市場化方式更科學地運營
社區食堂市場化發展道路能否走得好?不少企業認為,社區食堂盈利周期較長、利潤相對有限,但長期經營仍有吸引力。
一方面,社區食堂作為重要的公共服務之一,市場規模不小,持續運營有空間。
“城市發展模式已經從快速擴張更多地轉向有機更新、精細管理,城市管理要下‘繡花功夫’,社區食堂就是一個細致的‘針腳’?!?/p>
新藍云養老智慧食堂
如何挖掘潛力、增加供給?調查中,不少和企業建議,社區小食堂承載著民生大文章,應多方出力,助其行穩致遠。
一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蔡之兵認為,可從兩方面入手加強扶持:一是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在經營場地供給、租金減免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二是加強頂層設計,根據城市發展情況規劃布局社區食堂及相關產業鏈,“比如整合原材料選擇與培育、收購與運輸、加工與出售等各個環節,如此既能保質保量,又能有效降低社區食堂的生產經營成本。”
另一方面,社區食堂自身要堅持市場化運作。分析,雖然餐飲業技術門檻不高,但有其運營管理規律,市場化運作、化運營,有利于社區食堂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鄭旻硯觀察到,無論是主導、社區主導還是居民自發建設的社區食堂,絕大多數運營比較成功的,往往與第三方品牌餐飲企業有深度合作。
新藍云養老智慧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