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本機集成14輸入/10輸出共24個數字量I/O點,2輸入/1輸出共3個模擬量I/O點,可連接7個擴展模塊,擴展值至168路數字量I/O點或38路模擬量I/O點。20K字節程序和數據存儲空間,6個獨立的高速計數器(100KHz),2個100KHz的高速脈沖輸出,2個RS485通訊/編程口,具有PPI通訊協議、MPI通訊協議和自由方式通訊能力。本機還新增多種功能,如內置模擬量I/O,位控特性,自整定PID功能,線性斜坡脈沖指令,診斷LED,數據記錄及配方功能等。是具有模擬量I/O和強大控制能力的新型CPU。支持與MT6100IV5威綸觸摸屏直接在線通訊。
因此,PLC通過控制發送的脈沖來控制伺服電機(méI chōng)。通過物理方式發送脈沖,即利用(use)PLC的晶體管輸出(SHū)是常用的方式,通常被低端PLC采用。中PLC通過PROFIBUS-DP-canope(peylene)n、mechatrolinkii、EtherCAT等通信方式將脈沖的數量和頻率傳送給伺服驅動器,這兩種方式本質上是不同的通道,對于我們的編程來說是一樣的。這就是我想對你說的,學習的原則,而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PLC控制著一個復雜系統,所能看到的是上下兩排錯開的輸入輸出繼電器接線端子、對應的指示燈及PLC編號,就像一塊有數十只腳的集成電路。任何一個人如果不看原理圖來檢修故障設備,會束手無策,查找故障的速度會特別慢。
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根據電氣原理圖繪制一張表格,貼在設備的控制臺或控制柜上,標明每個PLC輸入輸出端子編號與之相對應的電器符號,中文名稱,即類似集成電路各管腳的功能說明。
有了這張輸入輸出表格,對于了解操作過程或熟悉本設備梯形圖的電工就可以展開檢修了。但對于那些對操作過程不熟悉,不會看梯形圖的電工來說,就需要再繪制一張表格:PLC輸入輸出邏輯功能表。該表實際說明了大部分操作過程中輸入回路(觸發元件、關聯元件)和輸出回路(執行元件)的邏輯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