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鈣處理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鋼水精煉手段。其主要目的包括:(1)深度降低鋼中[O]、[S]等有害元素含量;(2)改變夾雜物組成形態,避免澆鑄鋁鋼發生水口堵塞并改善鋼材力學性能。曾經有過向鋼包內直接加入鈣合金、向鋼液內噴吹鈣合金等方法,但由于處理效果不穩定或成本過高等原因已漸被淘汰,現在應用的是鋼包喂鈣線方法。
它是將鈣合金(Ca、Ca-Si、Ca-Fe等)用鋼皮包裹制成包芯線,通過喂絲機的導引管將其以很高的速度插入鋼液。喂絲過程中同時伴隨惰性氣體攪拌,以增加Ca蒸汽泡在鋼液中的停留時間和進行良好的混合。這種方法在鋼鐵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取得了較大成功。
鋼包喂鈣線的主要處理效果有:(1)降低鋼液中的[S],減少硫化物夾雜含量,形成CaS而分散到鋼中,在軋制時不會變形。(2)鋼液中的氧化物夾雜不形成串簇狀而轉變為均勻分散的含Ca氧化物夾雜,從而減少夾雜物尺寸,改善鋼液潔凈度。(3)在Al鋼中加入Ca,易把Al2O3夾雜變成液態鈣鋁酸鹽,便于它聚合長大上浮,從而防止水口堵塞。
但由于金屬鈣的熔點低(845℃),沸點低(1450℃),在鋼液中極易上浮到鋼渣表面上與空氣中的氧及渣液中的氧化物反應而燒損掉。所以喂絲時盡量將包芯線喂入到金屬液深部,利用金屬液的靜壓,防止金屬鈣快速氣化,從而延長金屬鈣在鋼液中停留時間,對鋼液起到良好的鈣處理作用。
包芯線是將欲加入鋼液或鐵液中的各種添加劑(脫氧劑,脫硫劑,變質劑,合金等)破碎成一定的粒度,然后用冷軋低碳鋼帶將其包括為一條具有任意長度的復合材料。包芯線技術是80年代在噴射冶金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爐外精煉手段。包芯線適用于煉鋼和鑄造。
1、有利于調整和控制易氧化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能較大幅度提高合金收得率,降低冶煉成本,縮短冶煉時間,嚴格控制成分。2、起到純潔鋼液及部分改變夾雜物性質和形態的作用,提高鋼水質量、改善澆鑄狀態。3、包芯線分內抽式和外放式兩種,喂線所需的機械設備簡單可靠,占地面積少,特別是內抽式包芯線更能適應場地窄小的地方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