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管道鋪設偏差
(一)現象
管道不順直,反坡,管道錯口、沉降、位移、中線位移超標等。
(二)原因分析
1、安管一般掛邊線,高度在管子半徑處,即管外皮180°處,如果掛線出現松弛,就會造成井段中部出現緩彎。管道軸線線形不直,又未予糾正。
2、標高混測放誤差,造成管底標高不符合設計要求,承插管未按承口向上游、插口向下游的安裝規定。
3、安管時,支墊不牢,在支搭管座模板或澆筑管座混凝土時,受碰撞變位且沒有矯正。
4、澆筑混凝土管座時,單側灌注混凝土高度過高,側壓力過大,將管子推動位移。
5、管道管腔回填土時,單側夯實高度過高,土的側壓力推動管子位移。
6、管道整段反坡,一種是測量錯誤,誤把下游當上游;另一種是新管線接入老管線時,因對舊管管線沒有條件核測,竣工圖上的高程不準確,從而使新管管線低于實際高程:或者雖有條件核測,井底有雜物,致使測量不準,引發施工管線高程低于舊管線。
管道前進方向受阻
(一)現象
管道鋪設時,前進方向出現了原有構筑物的標高矛盾,不能挪移,逼迫施工管道壓扁斷面、降低高程。
(二)原因分析
1、設計人員對管線地面下的現有管線沒有進行調查盲目設計,或者是工作粗糙沒有查清。
2、施工單位在前期準備階段,沒有將路面下現狀管線的實際高程探查清楚。
(三)防治措施
1、施工單位在施工準備階段,向設計人員了解勘查的情況。如果設計人員也不清楚,開挖斷面,實地觀察現有管線的埋深、管徑等情況,編制切實可行的施工方案,報監理批準后實行。
2、如果必須進行壓扁時要保證斷面形式、坡度不降低設計流量和流速。壓扁段上游要有一個漸變過程。
1) 水泥砂漿抹帶:抹帶及接口均用1∶2.5水泥砂漿。抹帶前將管口及管外皮抹帶處洗刷干凈。直徑小于等于1000mm,帶寬120mm;直徑大于1000mm,帶寬150mm,帶厚均為30mm。抹帶分兩層做完,層砂漿厚度約為帶厚的1/3,并壓實使管壁粘接牢固,在表面劃成線槽,以利于與第二層結合。待層初凝后抹第二層,用弧形抹子捋壓成形,初凝前再用抹子趕光壓實。抹帶完成后,立即用平軟材料覆蓋,3~4h后灑水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