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基本資料信息
|
交換機的用途
交換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編址、網絡拓撲結構、錯誤校驗、幀序列以及流控。交換機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對VLAN(虛擬局域網)的支持、對鏈路匯聚的支持,甚至有的還具有防火墻的功能。以太網交換機了解每一端口相連設備的MAC地址,并將地址同相應的端口映射起來存放在交換機緩存中的MAC地址表中。當一個數據幀的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有映射時,它被轉發到連接目的節點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端口(如該數據幀為廣播/組播幀則轉發至所有端口)。當交換機包括一個冗余回路時,以太網交換機通過生成樹協議避免回路的產生,同時允許存在后備路徑。
交換機的電路程控
人工交換的效率太低,不能滿足大規模部署電話的需要。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開關電路技術的成熟,人們發現可以利用電子技術替代人工交換。電話終端用戶只要向電子設備發送一串電信號,電子設備就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程序,將請求方和被請求方的電路接通,并且獨占此電路,不會與第三方共享(當然,由于設計缺陷的緣故,可能會出現多人共享電路的情況,也就是俗稱的“串線”)。這種交換方式被稱為“程控交換”。而這種設備也就是“程控交換機”。
交換機的堆疊方式
堆疊是指將一臺以上的交換機組合起來共同工作, 以便在有限的空間內提供盡可能多的端口。多臺交換機經過堆疊形成一個堆疊單元。一般來說, 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交換機可以互相級聯,堆疊則不同 ,它必須在可堆疊的同類型交換機 ( 至少應該是同一廠家的交換機 ) 之間進行;級聯僅僅是交換機之間的簡單連接, 堆疊則是將整個堆疊單元作為一臺交換機來使用, 這不但意味著端口密度的增加,而且意味著系統帶寬的加寬。
堆疊可以大大提高交換機端口密度和性能。堆疊單元具有足以匹敵大型機架式交換機的端口密度和性能, 而投資卻比機架式交換機便宜得多 ,實現起來也靈活得多。這就是堆疊的優勢所在。
交換機堆疊的建立
兩臺交換機啟動時,通過相互競爭,其中一臺成為堆疊主機,另一臺成為堆疊備機。競爭的規則如下:
首先,系統的運行狀態:已啟動并正常運行的交換機優先級高于正在啟動的交換機,前者成為CSS主機。
其次,堆疊的優先級:如果運行狀態相同,則優先級高的交換機成為CSS主機。
第三,MAC地址大小:如果運行狀態和堆疊優先級均相同,則MAC地址小的交換機成為CSS主機。
當2臺交換機選出主、備機后,CSS主機的主用主控板就成為堆疊系統的主板,CSS備機的主用主控板則成為堆疊系統的備板。在系統主板和備板之間進行HA備份處理,CSS主機和備機的備用主控板將成為堆疊的候選系統備板。